山东烟台聚力构建全域标准化创新高地
已完成362项标准化重点项目
□ 孙洪安
作为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今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标准化城市发展路径,加快推动标准化和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为全省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烟台样板”。日前,山东省标准化创新发展现场会暨半年工作总结会在烟台长岛召开。会上,烟台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该市科技创新标准化城市试点建设经验。
3项机制打造融合发展新生态
标准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尤其在当前,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意义更加凸显。烟台深谙此理,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提出3项机制,打造标准化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新生态。
构建完善政府主导推进机制。烟台在该省率先开展标准化城市建设,出台《烟台市建设标准化城市三年行动方案》,市长领衔组建工作专班,将标准化城市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督办事项和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承诺书,实施清单式管理。目前已完成各类标准化重点项目362项,是原计划230项的1.57倍。
构建完善政策要素保障机制。该市出台《烟台市高新技术企业补助实施细则(试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撑力度;将标准化理念引入科技成果评价,印发《烟台市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引(试行)》,规范细化评价标准;设立标准化专项资金,2017年以来累计落实资助资金4952万元;聘请35名标准化专家,打造专家咨询团队,积极争取山东省“标准化专家山东行”到烟台开展专题活动,有力保障了标准化和科技创新融合促进。
构建完善平台载体支撑机制。烟台建成1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获批4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两个共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和3个标准化战略性重点项目;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与标准化研究机构合作,争取中国计量大学等在烟台设立分支机构,承担全国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3个、工作组两个以及省级秘书处两个。2024年6月,国际标准服务站(日韩)正式落户烟台。
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库
烟台标准发展势头好,离不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次现场会观摩期间,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长岛海洋生态展览馆、渔家乐、绿色低碳民宿以及拥军门店等7处“亮标惠民”标准化示范点。长岛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成效得到山东省市场监管局领导及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烟台积极开展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企业标准领跑’‘团体标准培优’以及高技术创新标准领航3大行动,构建起了标准化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新格局。”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葛卫华介绍说。近年来,烟台建立了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库,以先进标准的研制和应用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该市先后选取17家企业入库培育,同步开展山东省标准创新型企业申报,8家企业被列入2023年山东省标准创新型企业计划名单。连续8年将企业标准“领跑者”和获得积极成效的团体标准组织列入标准化资助范畴,激励经营主体创新争先。鲁花、南山等18家企业的61项企业标准获评企业标准“领跑者”,该市35个社团组织注册并发布团体标准97项。烟台市科技局牵头制定团体标准《机械制造领域技术成果评价规范》,成为山东省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重要成果。
把握住了标准,往往就赢得了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的主动权。为此,烟台积极推动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标准化实验室重点项目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阶段性进展;推进增材制造、船舶建造、生物酶高新技术等一批先进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建设,积极申报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推进18家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围绕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需求,在网衣研发、苗种繁育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助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
以点带面整体提升
2024年以来,烟台不断聚焦企业需求,引导企业科技创新。该市在共性技术突破、产学研协同、标准化和科技创新融合、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多部门联合开展“春雨润苗”暖企行动、高企认定联合走访等活动,做好企业跟踪指导服务,促进企业源头创新。截至目前,该市认定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32家、市级635家,建成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7家,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797家,170家企业的27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抱团让企业更有话语权。“烟台多元聚力,推动联动创新,通过支持万华化学、南山铝业、东方航天等龙头企业组建多元化产业标准化联盟15个,积极探索将关键共性技术、专用性技术和产品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葛卫华说。目前,该市已有12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27项国际标准;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305项、行业标准994项,区域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在区域创新方面,该市发挥黄渤海新区自贸区优势特色,加快先进制造国际标准化创新中心建设,探索建立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载体聚能、主体突破的科技创新标准化发展新模式。同时,加快推动长岛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和龙口全域标准化建设,以典型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