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梁” 当“红娘” 做“高参”
湖北荆州多措并举助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 李明湘 王奇志 陈梦曦
近年来,围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湖北省荆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争取荆州市委、市政府支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大力推行“知识产权+金融运作”模式,为该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效果显著。
2023年,荆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争取荆州市政府知识产权质押专项贴息资金500万元,惠及56家企业,为3家企业兑现50万元奖补资金。6月,该局争取荆州市政府支持,出台“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16条措施,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高价值发明专利企业、获国家和省级专利金奖银奖的示范优势企业、农业优良品种培育单位、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及保护产品等突出典型,兑现最高达100万元的奖补政策,给予成功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50万元以内的奖补资金,全力激发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内生动力。今年上半年,荆州市申报贴息企业28家,预计兑现专项贴息资金800万元。
4月份,荆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召开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推进会,组织长江大学等3所高校院所近500名师生举办培训会,引导盘活现有存量专利的市场活力和价值。截至目前,按照“应盘尽盘、全面覆盖”的原则,全市已盘点入库专利2898条,专利盘点完成率100%,为下一步专利运用、供需对接、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支撑。该局还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推进。线上搭建荆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免费提供政策宣传解读、专利供需对接、维权援助、数据检索等10余项服务;线下举办知识产权校企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活动15次。
该局在专利转让上“架桥梁”,聚焦企业专利转化“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问题,上半年集中全市市场监管力量,抽调34名业务骨干,对500多家企业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知识产权“上门问需”行动。该局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会同有关部门,成功指导长江大学与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深度合作,成功办理专利转让20件,成交金额200万元。4月份,该市签订专利技术供需对接项目10个,其中长江大学与荆州市现代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耐高温低黏型降滤失剂项目、与荆州市隆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订高温油藏的响应性凝胶暂堵剂等项目,充分激发了知识产权市场的创新和转化活力。
同时,该局在融资渠道上当“红娘”,围绕知识产权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多方协调,积极联合荆州市科技局、市金融办及各商业银行,突破性地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15个,签约总金额达4.2亿元。该局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需求调查、政策宣讲、银企对接等一系列“零距离”“面对面”服务,有效搭建企业融资桥梁。该局还积极提供“一站式”服务,开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设立专窗专人,公布咨询电话,提供政策咨询300余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共460余个,上半年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58项,融资额到今年6月底达到11亿元,让企业切切实实享受到惠企政策红利。预计到今年底,荆州市质押融资额将突破15亿元,加快实现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