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中余 本报记者 谢 旺
为有效破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普遍性、关键性难题,积极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理论与实践创新,今年3月开始,重庆市大足区市场监管局以“我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为契机,启动开展“揭榜挂帅”实务研究。
目前,该实务研究的成效已经显现:大足区在全市率先印发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后处理工作规范;多措并举有力护航微耕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后处理工作指引,大足区市场监管局推行“三个一”工作机制,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后处理。经公开发榜、揭榜等流程,该局建立并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后处理“一张图、一张表、一套文书”,即“三个一”工作机制。绘制一张图,是指根据后处理工作内容,绘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后处理流程图,推动基层所快速熟悉掌握后处理全过程、全环节工作内容。设计一张表,是指按照后处理各环节时限要求,制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后处理流程记录表,实现对收到不合格报告直至后处理档案归集全程跟踪提醒,避免后处理工作漏项和超时。规范一套文书,是指通过征求完善质量监管、执法办案及法规等意见,一次性提供后处理参考模板文书,包括结果送达回执、异议申请、复检机构确定通知书、责令改正通知书、复查验收表等,有效提升后处理责任单位实操能力。
大足区是重庆微耕机生产企业主要集聚区。今年以来,大足区微耕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连续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产品安全防护装置、警示说明及标志等质量安全技术指标。这为大足微耕机产品质量状况亮起了预警“黄灯”。为防止类似问题发展为区域性、系统性、普遍性质量问题,加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风险,大足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实务研究,多措并举实施质量技术帮扶。
该局从3个维度入手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工作,护航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质量分析。针对发现问题,大足区市场监管局联合重庆市缺陷产品召回中心、重庆市五金质量检测中心等技术机构及专家,召集17家微耕机生产制造企业,召开“质安护农”暨农机产品(微耕机)质量分析会议。通过安全技术标准宣贯、问题查摆、举一反三、质量问诊等方式,群策群力推动问题症结彻查彻改。二是开展实地帮扶。大足区市场监管局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作用,组建质量技术帮扶队伍,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问题生产全过程复盘溯源。帮扶队伍实地走访调研企业8家,完善质量风险管控清单12条,指导监督抽查不合格4家生产企业有效制定质量整改方案。三是突出问题整改。严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等工作要求,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通知3家微耕机生产企业开展产品缺陷分析调查,推动企业公开制定缺陷产品召回计划;加强案源线索管理及执法办案,对涉嫌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3家企业予以立案调查。
(我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