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食品抽检监测效能 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质量新闻网 - 监管
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工作探讨 | 提升食品抽检监测效能 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08-13 14:31:35 中国质量报

□ 李学良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管局狠抓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抽检作为推进食品监管的重要抓手,以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扎实推进全市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构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强化投入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抽检高标准推进。沈阳市市场监管局严格按照沈阳市政府招标采购工作要求,经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组织普通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承检机构公开招标,运用综合打分法,择优选取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制定全市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市、县两级各有侧重,同频共振。沈阳市政府将抽检工作列为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按月、季、年实施量化考核,对进展不力的,食安办及时发出“三书一函”督促提醒。对承检机构坚持实施数据抽查、盲样考核、留样复核、现场考核等专项检查,推行“日监控、周调度、月点评、季考核”机制,为全市食品抽检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智慧监管,精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沈阳市市场监管局科学统筹,合理安排食品抽检监测工作,充分发挥提示风险的“雷达”警示作用。守牢底线盯紧“4个重点”:盯紧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等重点品种,食品添加剂“两超一非”、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等重点项目,农村、校园等重点区域,“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回应社会关切,做到抽检“10个全覆盖”,即对全市在产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大型农批市场、中央厨房、校园(托幼食堂)等10个业态、场所实现全覆盖抽检。紧密结合监管需求开展“19项专项抽检”,即生产环节包括食用植物油等4项专项抽检,流通环节包括放心肉菜超市等10项专项抽检,餐饮环节包括餐饮示范街店等4项专项抽检,同时对节令食品等进行专项抽检。强化结果运用,精准提示风险。为有效利用抽检结果,2023年,组织编写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质量分析简报共10期,每期简报均对当期抽检不合格率和风险监测问题发现率等抽检监测数据深入分析,研判食品安全风险和监管需要关注的重点,形成食品监管建议书。精准发力,实施差异化抽检。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生产企业采取不同批次抽检,增加高风险等级生产企业的抽检批次,相应减少低风险等级企业的抽检批次,对已发现问题的食品企业及产品实施跟踪抽检。

靶向监管执法,强力震慑食品经营不法行为。沈阳市市场监管局2023年在国抽系统领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任务1272件,按时核查处置率100%;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采取封存、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等风险控制措施,把风险隐患降到最低;督导食品生产经营者排查不合格原因,并进行整改,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确保食品生产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及时在各级政府网站公开不合格食品风险防控和核查处置结果信息,对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对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不是“一罚了之”,而是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主动开展技术帮扶,帮助肉制品、糕点制品等行业近30家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消除生产隐患,推进食品产业生产水平持续提升。

聚集民生关切,倾情打造市场监管为民品牌。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百姓关注焦点,坚持“开门办抽检”,扎实推进系列食品抽检惠民工程。开展“百千万”食品安全民意调研活动,共征集问卷10万余份,梳理汇总后形成百姓最希望抽检的食品、场所等统计结果,纳入今年的食品抽检年度工作计划。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今年以来,组织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近300次,把快检车开到百姓身边,活动覆盖900余个场所,累计完成现场快检2.2万批次,2.4万余名群众参与体验。高效利用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在辽宁省率先制定发布《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进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合理利用的通知》,按需捐赠,杜绝浪费,并保证捐赠食品安全可溯。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紧密合作,去年以来累计向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等公益慈善机构以及农村困难群体等捐赠市本级抽检合格备份样品12次,价值达35.2万余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下一步,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将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各项工作要求,盯紧食品安全风险,有效开展隐患排查,切实发挥食品抽检监测“哨兵”作用。一方面,以强化承检机构百分制量化考核、优化食品抽检抽样流程为重点,提高抽检工作规范性,确保核查处置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科学合理制定抽检计划,统筹安排抽检批次,增强抽检靶向性,提高抽检效能。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将发挥检验检测优势,多举措推进助企惠民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参与食品安全抽检工作。

 (作者为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