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守“法度” 服务有“温度”
广东韶关市市场监管局采取“监管+服务”模式助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陈惠韶
近年来,预制菜成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广东省韶关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职责,采取“监管+服务”模式,把握预制菜产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助推该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韶关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靠前服务,多次深入有意向加入预制菜产业的生产企业,了解企业痛点难点,在办证流程、申报食品单元、生产车间设计等方面给予建议,切实帮助企业抢抓预制菜产业政策机遇。主动对接在建预制菜生产企业,持续跟进车间建设、许可申领等进度,组织专家组到现场,从生产车间规划、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产品执行标准等方面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和建议,有效解决企业困惑,避免出现返工重建、验收不合格等情况。做好登记注册服务,对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指导申请人网报,优先安排现场核查组认真按照相关执行标准核查生产许可现场,对于符合法律规定、资料齐全的企业,尽量当天为企业出证办结。目前,曲江区预制菜产业园已入驻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兴昶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韶关市犇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的预制菜加工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加强信息化管理,将传统厨房美食生产转向营养化、健康化、标准化的流程生产,积极打造具有粤北特色的预制菜产业聚集区。
韶关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监管+”,多措并举夯实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监管+督导”,督促企业全面配备食品安全员,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风险动态管控机制,建立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有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监管+指导”,主动上门“把脉问诊”,委托专业第三方技术机构对全市涉及预制菜的45家重点生产企业开展全方位“健康体检”,通过排查风险隐患,切实提升企业质量安全水平。三是“监管+整改”,检查过程中,专业检查员针对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管理等薄弱环节现场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促使企业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中及时去疴、健康成长。四是“监管+检测”,针对该市预制菜主要生产类别是肉制品和速冻制品的情况,加大抽检力度。今年以来,韶关市市场监管系统共监督抽检生产环节肉制品和速冻制品84批次,产品合格率100%。通过发挥检验检测在预制菜食品生产中的筛查、过滤和支撑作用,提高民众对预制菜的接受度。
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扩大食品出口的“敲门砖”。韶关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预制菜生产企业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共助力6家预制菜生产企业分别获得HACCP食品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推动预制菜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预制菜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
韶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跨部门联合检查新机制。今年5月,该局联合海关和消防部门跨部门对预制菜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企业的生产资质、生产过程控制、环境卫生、设备设施、原辅料使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海关备案基本信息等事项,消防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等进行检查。通过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同时防止随意检查,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韶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进一步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加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预制菜安全、健康、多元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