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惜纯)“十一”假期消费者“吐槽”信息超139万条,占“消费维权”总信息量的2.74%。吐槽主要集中于安全管理、定价收费、住宿预订等方面。这是10月18日,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的2024年“十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获悉的。
今年“十一”假期,消费市场各项数据创历史新高,旅游业态推陈出新。红色游、县域游、小众游圈粉年轻人,自驾出行、临时预订等消费习惯加速养成,对传统经典目的地和新兴网红打卡地的文旅产业运营及后勤管理提出新要求。
报告显示,安全管理上,游客聚集、拥堵问题相对突出,反映出新兴打卡地“爆火”后承接能力有限。如山西“小西天”景区,因游戏《黑神话:悟空》走红,但景区交通不便、规模较小、配套不全,不少游客给出“差评”。此外,个别景区野游风险加大。近期,有抖音博主独自进哀牢山收集材料的视频在网络走红。哀牢山景区对此发布安全警示,“别贸然前往未知地带”。
定价收费上,游客对景区项目单独收费、摊贩提供高价服务等情况多有反映。如张家界景区被指拆成近20个景区收费,每个小景区单独收费,引发争议。此外,江西庐山风景区游客自带方便面被收5元开水费,该收费纠纷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报告指出,时下信息快速传播,景区应深入反思“小”问题,避免引发“大”麻烦,影响消费者出行体验。
住宿预订上,酒店、平台临时调价以及退订难、退款难等问题被网民广泛质疑。报告显示,当前酒店订单取消方面形式多样、规定复杂,有“付费取消”“限时取消”“不可取消”等多种形式,有消费者在预订酒店时未留意到相关规定,取消预订酒店被扣1000多元,多次沟通后,平台仅同意退还一半费用。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提前预订酒店被取消后涨价6倍,面对高额房价,最终只能被迫退单。这些问题反映了酒店预订平台政策不透明,令不少消费者心里“添堵”。
“泼天富贵”待何如?中消协方面称,综合分析监测期间的消费维权舆情和典型事例可以发现,旅游目的地多元化发展,流量加持下冲击地方旧有文旅秩序,巨大的流量,既代表着发展机遇,也会带来难以预估的风险隐患。
“新型文旅消费场景涌现,一些由来已久的不规范、不安全问题饱受诟病。”中消协有关负责人指出,经营主体迫切需要将管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增强服务意识,强化风险把控,充分做好预案,“跑赢消费者”。具体包括:强调事先预防,检视问题切实解决;强调宣传引导,构建高速响应机制;强调平台履责,少些套路多些真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