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项目推动实现芯片选型替代
有望增强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话语权
本报讯 (记者丁 莹)近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召开的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质量强链”交流推进会上获悉,在“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长安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等整车企业全过程参与,并充分运用项目成果提高了国产汽车芯片的安全可靠水平和替代率,破解了整车企业国产汽车芯片选型替代困境。
据介绍,该项目首个研究成果为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1.0版,具体成果包括:初步构建覆盖汽车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上车应用”全产业链、涵盖安全可靠性的认证标准体系,初步研发国内汽车应用环境的功能和可靠性检验检测方法模型、汽车芯片可靠性基准测试方法模型和技术,提出符合国产汽车适配的汽车芯片安全可靠性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方法体系及制度框架。
这是我国在汽车芯片领域构建自主质量标准体系的首个权威性成果,为未来产业链的高效协作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推进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增强国内供应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断提高我国在汽车芯片领域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据介绍,汽车芯片是汽车的核心组件,是实现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关键要素,是中国汽车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普及,国内企业对汽车芯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汽车芯片的国产替代需求愈加迫切。但是,目前我国汽车芯片领域存在两个瓶颈,一是国产芯片自给率不到30%,大量关键芯片依赖进口,产业链“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国产汽车芯片没有统一的认证检测等评价和审查标准,相关检测依据主要采用美国的AEC-Q100系列检测方法。AEC-Q100作为汽车电子元件的可靠性测试标准,长期以来被国际巨头垄断,不仅增加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限制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检测认证规则制度体系,对于打破国际垄断,重塑汽车竞争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质量强链”工作,设置“质量强链”专项,启动实施十大标志性项目,“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是其中标志性项目。市场监管总局认证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认研中心”)承担该项目,确定了“汇聚汽车芯片产业链各方优势,充分发挥质量认证在保障汽车芯片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方面的作用,以评促创、以质强链、促链成网,促进汽车芯片产业技术提升”的项目宗旨。
据介绍,在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研中心提出一套覆盖全产业链的汽车芯片安全可靠性质量认证审查技术体系。同时,为充分发挥“质量强链”专项工作的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该中心专门制定并发布“质量强链”专项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机制,严格纪律要求,强化保密措施,确保项目落地见效。目前,在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的指导下,认研中心正在筹划建设覆盖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及整车企业等各领域的技术团队,筹备“质量强链”项目技术指导委员会,为保障研究项目认证审查技术方法的适用、好用,为汽车芯片量产上车应用建言献策。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结合自身产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全球市场的检测认证规则。同时,加大在国内的推广使用力度,增强企业对检测认证规则的掌控能力,降低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成本。通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检测认证规则制度体系,中国可以在汽车芯片的检测认证方面建立自主权,增强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最终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大格局”。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