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 莹
聚焦家政企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重点关切和共性诉求,满足个性化和多层次消费需求——北京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在介绍《北京市促进家政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时表示,“坚持需求导向”是《若干措施》的重要特点。
10月24日,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若干措施》发布,旨在进一步破解行业堵点、痛点,健全工作机制,扩大家政服务优质供给,满足市民个性化和多层次家政服务消费需求。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家政服务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攀升,聚焦“老老人、小小孩”的家政服务业消费保持高热度。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上门经济等新业态涌现,需求端对家政服务供给的要求趋向多样化、专业化、即时化,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据介绍,《若干措施》共22条,包括7部分内容,即扩大家政服务人员规模,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增加高品质家政服务供给;推进服务标准化,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加强支持引导,推进家政企业做优做强;鼓励探索创新,构建家政服务消费新场景;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改善家政服务人员从业环境;加强服务保障,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获得感和荣誉感。
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若干措施》注重4个“突出”,即,突出问题导向,围绕破解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研究针对性措施,破解行业发展困境。突出服务导向,聚焦从业人员、家政企业、消费者等主体需求,以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为核心要点,凝聚各方合力。突出因地制宜,结合京津冀地区人员要素流动及本市家政服务业特点,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突出政策衔接,充分对接国家关于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等相关工作要求,吸纳融入北京市现有支持政策。
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政策中针对当前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高质量设计不足等问题,衔接了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关于加强设计服务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强化以设计为牵引,支持家政企业拓展适老化改造业务,对企业购买智能化、先进适老产品和设备的贷款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对利用现有服务空间或其他有条件场所建设高标准适老化改造公共示范项目给予投资补助。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体验到高标准的适老空间,提升适老化改造服务品质,带动形成适老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推进服务标准化,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方面,《若干措施》提出,着力解决家政服务标准化水平低、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主要包括:加快建设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多元共治格局;加强家政信用体系建设,推广使用“家政信用查”App,指导行业协会开展家政服务诚信建设;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进一步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培育家政服务优质品牌,一方面,落实北京市企业“服务包”制度,加强对家政企业的走访调研,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按照自愿参与、依法合规、风险自担的原则向员工制转型发展。支持家政企业通过跨界合作、连锁经营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家政服务业知名品牌。汇聚各方政策合力,加快推动家政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推进政策落地见效,北京市同步成立了由北京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家政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解决家政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更好发挥家政服务业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