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市场监管局9月和10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
肉制品不合格项目涉及3类问题
□ 本报记者 张文礼
实习记者 刘松瑶
为保障市场在售肉制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今年以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将肉制品作为监督抽检的重点之一,9月和10月开展7次省级食品安全抽检。
在历次抽检中,肉制品抽检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微生物污染问题,比如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比如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比如诱惑红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信息来看,在9月和10月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不合格肉制品涉及企业主要分布在云南、江苏、湖南、四川、重庆等地。目前,该局已要求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从具体抽检情况来看,在四川省市场监管局9月2日发布的第16号抽检情况通告中,有4批次肉制品不合格,具体为:标称昆明恒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山椒凤爪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靖江市新一食品厂生产的原味风干肉诱惑红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长沙市庆湘蔬菜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椒麻鸡爪骨(辐照食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自贡市顺鑫肉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鑫一食品厂生产的香辣鸡翅尖(辐照食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9月5日,在该局发布的第17号抽检情况通告中,有两批次肉制品不合格,具体为:标称四川省阳杨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香翅尖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盐边县红格镇农贸市场售卖的计量称重灯影牛肉(烧烤味)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9月6日,在该局发布的第18号抽检情况通告中,有4批次肉制品不合格,具体为:标称四川正三和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客家手撕鸭(麻辣味)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重庆新成亿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卤香凤爪(辐照食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万源市霞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川味香肠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泸州看牛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藤椒鸡脚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该局9月12日发布的第19号抽检情况通告、9月24日发布的第20号抽检情况通告中,肉制品全部合格。
10月25日,在该局发布的第21号抽检情况通告中,有1批次肉制品不合格,具体为:标称甘孜州绿源三心农牧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干巴牦牛肉(五香味)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10月29日,在该局发布的第22号抽检情况通告中,有1批次肉制品不合格,具体为:标称重庆麓小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香鸡翅(五香味)(辐照食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热点食品抽检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