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走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质监之路

2016-11-24 09:38:37 中国质量新闻网

走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质监之路

主讲人:湖北省宜城市质监局副局长 高伟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开创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之年。基层质监局作为产品或消费品质量监管主管部门的触角,与一个地方的工业水平紧密联系。在新形势下,如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寻求新的突破,不断提高履职能力,走好质量之路,是各基层质监局需要思考的内容。

转变“两个理念”

质监部门作为产品、消费品质量监管者,要充分运用监管、检测手段及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认证认可等方法,不仅要克服从垂直管理向分级管理转变的不适应,更要转变传统的监管执法理念。

首先,我们要转变“收费养人养事”的传统观念。在深入企业方面,要贯彻“寓监管于服务”的方针,真心实意为企业办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标准,帮助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加大名牌产品培育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在服务群众方面,要不断提高依法维权能力,充分发挥12365投诉中心职能作用,强化社会监督,解决群众关心的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民生计量等热点问题,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3.15”、“5.20”、质量月等宣传活动,宣传质量安全知识,提高群众对产品真假的辨别能力。

同时,我们要转变执法理念,抓打假保安全。要畅通投诉举报,使12365投诉举报通道24小时畅通,实行“首问负责制”,及时受理、反馈处理结果;对非主观故意、配合调查、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未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整改为主,实行“首查不罚”;围绕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落实“两随机一公开”,深入开展建材、农资、儿童用品、食品相关产品等专项行动;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动态监管体系、远程监控、电子条码等手段,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特种设备应急预警和响应程序。

突出“三个重点”

技术机构的发展,是质监部门的“饭碗”和优势。在改革的大环境下,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是大势所趋,基层质监局要优化资源整合,用特色和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占位,凸显技术机构的不可替代性。

一是突出资源整合。201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将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提上了日程。宜城市质检所通过升级检验检测系统、实行“谁检验谁签字谁负责”的问责制、多方筹资购买检验设备、加强检验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了检验检测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并已具备工业产品和食品产品30大类、389项参数的检验能力。下一步,宜城市将整合多家检验检测机构,成立综合性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统一规划和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规模效应,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实现检验检测机构的优胜劣汰。

二是突出特色项目。近年来,宜城市建立了水晶产业园,并大量引进水晶企业落户,宜城水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宜城市拟整合资金建设水晶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满足区域内水晶生产各个检验环节的需求,解决众多水晶产品未经检验就出厂销售、降质降成本、含铅高等问题,帮助宜城水晶产品早日进军国际市场。

三是突出创新服务。宜城计量所着力推进计量惠民工程,构建诚信计量环境,免费对辖区强检计量器具提供“全程化”上门服务,不仅保证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效率,更方便了办事群众。2015年5月8日,湖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各级质监部门上下联动,创新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统一配置、统一维修、统一检定、统一封签、统一轮换”的监管新模式,规范了检定封签和标识,完善了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的检定流程,是民生计量服务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发挥“四大优势”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质量和品牌战略,代表一个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此,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主动对接国际国内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高标准、严要求,实现质量工作由“兴”到“强”的全面跨越。

一是发挥政策优势。宜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名牌创建工作,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名牌、标准化工作等产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政策,对获得湖北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给予5万元奖励;获得国家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给予2万元奖励;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和提名奖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10万元奖励。

二是发挥机制优势。宜城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质监、工商、农业、建设、环保、安监、药监等22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在质监局设立了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质量强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检查部门行业的质量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质量强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发挥品牌优势。宜城市围绕“品牌创建”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提升知名品牌和商标,知名品牌和商标在襄阳市名列前茅。截至2015年底,宜城市先后有7家企业的7个产品获得过湖北省级名牌称号,创建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14个,2016年有2家重点企业申报创建湖北省级名牌。

四是发挥集聚优势。多年来,宜城市狠抓产品质量,使全市质量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工业、农业、服务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8%,质量安全环境持续保持良好状态,为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要借助当前环境优势,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提高社会关注度,同时要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培养,广泛开展质量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普及质量知识,注重质量文化的挖掘和宣传,不断丰富质量文化内涵,使“质量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质量精神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春天)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