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杰
今年,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将完成整合,从5000多个缩减到约1000个。此外,新版“非法添加物”名单将于7月份公布。
现状:食品安全标准整合年内完成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王竹天介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约有5000个,在数量上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和矛盾的问题。
“光是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就有20多个不同的领域有标准规定,但其实大同小异。”王竹天表示,2013年以来,国家卫计委重点开展了对近5000项食品相关标准的清理工作,2014年又全面启动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合工作,并完成了208项标准的整合任务。
2015年2月,第十一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新审查通过30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并加快重点和缺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公布49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今年年底,该项整合工作完成后,国内将只有一个食品安全体系,1000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其中大部分将是针对食品添加剂的标准。
追访:新版非法添加物 “黑名单”7月公布
据了解,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面进一步扩展。
截至目前,共设置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点2489个,覆盖了全国86%的县级行政区域。2014年以来,会同有关部门共监测食品样品49万份,食品相关产品1.3万份,进出口食品1.9万份,涵盖种养殖、粮食收贮、生产和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进出口等各环节。
此外,全国共设置主动监测哨点医院3482家,已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加强了对学校集体食堂、餐饮业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监测、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处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该中心还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织部分省份开展中国居民食品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努力构建我国食物消费量数据库。
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和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优先风险评估,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修订食品中非法添加物“黑名单”及其配套检验方法,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5年8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