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始终坚持创立者的“仁德”理念,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企业最高追求,坚持善待职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善待社会,推动百年老店健康快速发展。
“四个善待”是立业精髓
善待社会,是心系百姓,回报社会的“仁德”。“非典”期间,面对行业短期行为乱象,同仁堂承诺板蓝根、金银花等药材保证质量、保证供应、保证不涨价。同仁堂不顾巨额亏损,坚持向市民提供中药和瓶装代煎液300万副,满足近100万人次的用药需求;北京“7.21水灾”,集团在第一时间将数十万元药品送往房山支援救灾,干部职工自发捐款几十万元;策划实施了“市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堂革命老区光明行”等大型公益活动,为几百名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启动“同仁堂健康公益大讲堂”,向公众普及和传播健康、养生知识;连年为中医药进社区和“春雨行动”大额捐款,所属1500多家药店经常开展义诊活动,为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捐款捐物。
善待职工,是为职工解忧,为职工排难的“仁德”。同仁堂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现代化的生产基地,让职工在宽敞、明亮、洁净的车间进行生产。在撤并与主业无关的40多个经营实体过程中,分流安置职工2100多人,没让一名同仁堂人下岗;近年来,每年为职工涨四至五级工资。
善待经营伙伴,是同甘共苦,携手并进的“仁德”。汶川地震期间,同仁堂不计成本,空运药品“血毒丸”进震区,以保证经营伙伴的良好信誉和灾民的用药需求;在临川,同仁堂派人上门交流管理经验,出谋划策,使经营伙伴的种植基地的经营状况日渐好转,并迅速实现了扭亏为盈;同仁堂在与经营伙伴的共同奋斗中,累计为经营伙伴支援过亿元。
善待投资者,是开放包容,互利双赢的“仁德”。通过委派原同仁堂饮片厂的生产厂长和中青年专家帮助生产、把关,安徽亳州药材商徐广友注资的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短短几年销售收入就猛增四倍,年均销售增长近50%;而同仁堂健康药业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也已从一般的保健品企业成为年销售额数十亿元的企业,公司连续多年荣获中国证券金紫荆奖,被评为海外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中国上市公司。
以药载文传播中国文化
同仁堂一方面从历史文化挖掘上入手,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同仁堂非遗文化资源普查,编写同仁堂堂史,《同仁堂大师医案(处方手迹)》等;在史料中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制药技艺,对《同仁堂传统配本》和《同仁堂药目》进行整理和研究,对传统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制药技艺进行总结和归纳。
另一方面从制药工艺、技术上入手,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和提高上下功夫,实施金字塔人才工程,搭建职工成长成才通道;分层次、批次做好专项人才储备,打造阶梯式后备人才库;传承“师带徒”传统教育形式,举办师徒班50多期,1000余人次拜师学艺,使同仁堂现有的每个保护品种的每道工序都有相应的传承人;建立并逐步完善着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传承谱系和培训体系。
2006年,集团公司兴建了同仁堂博物馆,2007年,被正式命名为“崇文区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学习教育基地”。
在海外,同仁堂与国家汉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孔子学院为载体,弘扬中华医药文明;同仁堂通过在海外开设的销售终端店,突出宣传中药和中国文化;同时成立传媒公司,利用亚太卫视同仁堂频道,向海外传播中医药文化。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5年8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