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下不为例”是质量管理中的惰性思维

2016-03-15 12:30:4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周永亮

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地方或环节是特别有些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如果这些环节处理得到位,整个管理的难度会减少,这些环节甚至会构成管理过程中的瓶颈,乃至会出现100–1=0的可能性。这些环节,我称之为管理的穴位。如果你在管理中点准了穴位,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管理过程就通畅;如果你点不准,或者力道不准,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其中的一个致命穴位就是我们最容易碰到的第一次现象。管理不到位往往是对于第一次现象的漠视和原谅。不少人习惯于“念你初犯,下不为例”啊。当然,对当事者是件好事了,可是这种初犯如果经常被原谅,别人就会产生制度无力的感觉,最终会酿成大灾难。

人性化不等于纵容

2012年中秋国庆大长假期间连续发生了三起以虚假的“炸弹信息”威胁导致航班延误或返航的时间,其中飞往美国纽约的CA981航班都飞了7个多小时都返航,造成了直接损失200多万,间接损失不可估量,社会影响极坏。很多人为此愤恨不已,又为其中竟然有16岁的少年而唏嘘不已。到了要进行处罚的时候,大家开始众说纷纭,有的说批评教育,有的有说要重罚。

可以预料的是,如果处罚是轻的,以后类似的事情会屡禁不绝。为此,国外对外处罚极严,美国马萨诸塞州法律规定,如果有人以虚假信息威胁到航空完全飞行可以判处20年的徒刑,并罚5万美元(普通美国人一年的工资啊)。通过这种从重的方式告诫人们:不能拿航空器的安全开玩笑。从理论上说,与法家的“小罪重罚”理念如出一辙。

如果对这样的事件处罚从重,足够产生震慑,类似的事情才能消失。

很多情况下发生的事情不是人的素质问题,是你对第一次违规的处理是否具有真正的警示作用。可能有人说,这不太人性化。这哪里是人性化呀,这是典型的人情化。如果真的是人性化的话,你得考虑那么多航班的人都需要人性化达到对待呀!那么多因为这样的信息而紧张忙碌的人也需要人性化的对待呀!

人性化不等于纵容,更不等于对秩序的漠视!人性化的基本要求是对公共秩序的尊重、对于公共场合中他人的不影响。

很多公司的办公区连烟都戒不掉,尽管墙上贴着“办公区禁止吸烟”,就是对第一个抽烟的人太“仁慈”。这类公司也常常以“人性化”为由掩盖自身管理的不到位。

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如果这句话用在维护制度权威并推动管理到位上,是具有合理性的。如果出头鸟不打,最好鸟就全飞了。

孙武“杀一儆百”

学成本事的孙武出山来到吴国,将《兵法》十三篇献于吴王阖闾,希望能够为吴王带兵,阖闾见到如此年轻后生写得如此精彩兵法是动了心的,但是担心如此年轻的孙武是“纸上谈兵”,故意要考考他,把200名宫女放到操场来让他当兵来练。孙武把宫女按100人一队分成两队,以吴王两个最宠爱的妃子分别担任两队的队长。操练之前,孙武讲明纪律,提出要求,并出示了违规处罚的军纪。可是,中宫女都觉得这是玩游戏,嘻嘻哈哈的,没有太在意。孙武连续公布了三遍,最后严肃地宣布:

“本帅已经三次申明纪律,如果此次操练仍然不能服从指挥,将军法处置,来!”

他把手持大刀的军纪管理人员叫来站在队前,然后宣布继续操练。

两个担任队长的妃子觉得孙武有点可笑:给他个鸡毛真当令箭了,仍然不理他,嘻嘻哈哈照旧,心想:看你咋的!

孙武大喊一声:停!

然后,他宣布:队长本是队伍之首,连续违背军纪,按律当斩。来人哪!

四位军纪官立刻上前拉过两位队长,捆绑起来就外推。这个时候,两个妃子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大声向台上看演习的吴王求助。吴王赶紧派人过来进行劝阻,哪知,孙武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遂令斩杀两妃。之后,他又指定了两名宫女当队长:

“继续操练”!

结果是可以预期的了,所有的宫女都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做了。

这种“杀一儆百”的例子正是构建秩序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管理中,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发生的第一个类似事件进行关注、对于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关注、对于事情出现后的第一人也要关注。

抓住第一次,就抓住管理的要害之一。这就像足球场上的防守一样,优秀的防守队员都必须学会的基本功——卡位,就是提前判断球的飞行方向和速度,并迅速找到准确的地点,封堵住对手的传球路线,第一时间占据有利位置,如果这个“第一”没有控制好,要不你就要被动的挨打,要不就是被动的防守,容易犯规遭罚。

“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

从被管理者的角度看,一旦有了第一次违规未被查处或被轻易放掉,侥幸心理就会油然而生;从管理的过程看,一旦第一次失控,后面均可能会失控,形成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基于对第一次现象的无比重视,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士比提出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的“零缺陷”理念,提倡人们在做事的时候第一次就完全做到,不是大概其,也不是差不多,而是第一次完全做对。他讲了个例子:

“一个导弹由5万个部件组成的,如果每个部件有6个小错误的话,就意味着每个导弹就有30万个出现错误的机会,”

如果一枚导弹可能出现30万个错误的话,那这枚导弹就不知道那里爆炸了。因此,在这样需要精益制造的行业里,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接受的观念(包括我本人)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来到企业的时候,这种理念已经根深蒂固了,而且有的还演变成了“差不多就行了”的行为哲学。既然凡人就会出错,因此,出错就是正常的,不出错成了不正常。结果,管理就变成了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有的错是可以纠的,有的错是无法纠的,比如一个时速超过200的车一旦遇到障碍,就只有一次做对的机会,不会再有纠偏的机会了。其实,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定会出错的,如果有了好的哲学、流程和标准,人们是能够第一次就做得很完美的。

我们的体操运动员都有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因为在决赛的时候只有一次机会。

我们是完全能够第一次将完全事情做对的,而第一次将事情完全做对会大幅度降低公司成本、全面提升组织效率。因此,我们要敢于树立零缺陷的心态,把第一次将事情完全做对作为行动的法则,正确对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不放过出现的错误,关注第一次,进行不断总结,避免重复犯错误,从而达到第一次就做对的境界。

很多人可能还在纠结于第一次做不对怎么办的问题!只要还在纠结于此,就像一个人纠结于是否要过这座有些陡峭的山崖:你没有出错的机会!怎么办?有人说,我不过了,回头是岸吗?那万一后面是老虎在追呢?估计我们就毫不犹豫地过去了,而且还很迅速。到那时,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这么危险的地方,咱都一下子过来了!

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管理过程中创建一种氛围,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调整,让每位员工在工作中能第一次做对,既不给客户添麻烦,又提升了整个组织的效率。其实,我们很多银行的点钞员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就做对的,不能数着数着少一张,即使有点钞机也是第一次就做对。而流程性工作很强的麦当劳、肯德基的炸鸡块等工作也是第一次做对的,不能常返工吧!如果第一道工序出了点小问题,后面的工序就全乱了。可是,我们看到年轻的工作人员熟练的操作每道工序,而且都做得很到位。

当前,中国企业的管理遇到的最大瓶颈就在于此,我们的很多企业已经不再缺少最先进的制度,也不缺少高层次的人才,而是缺少关注第一次的意识和行动。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6年3月刊

(责任编辑:尚萱)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