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名牌战略>>

质量发展三十年及宏观质量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2009-04-08 14:00:2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一、质量工作三十年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质量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三十年。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党和国家为实现质量振兴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广大企业、全国质量工作者和社会进行了不懈努力,中国制造的质量总体水平已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产业整体素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到2007年,在21569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0024项。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约有35-40%的产品质量已经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工业已经拥有一批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不锈钢全行业世界一流工艺装备水平的生产量达到70%;铜、铝、铅、锌、锡等冶炼先进工艺产能达到75%以上。建材行业的主要产品如水泥、浮法玻璃、建筑陶瓷砖等均等同采用或参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抛光砖的质量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质量水平持续提高;基础元器件技术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阻容感元件片式化率已超过75%,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能力增强,性能不断提高,通信网络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音频视频、新型显示器等产品的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神七”和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锂离子、太阳能电池等绿色电池产量居世界前列。食品工业膜分离、物性修饰、无菌冷灌装、浓缩、冷加工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家电类大部分产品的安全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主要产品能效标准高于或等同于国际先进标准。纺织服装行业的精纺呢绒、羽绒服开始引领国际市场。服装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应用普及率达到20%,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5%。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自主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迅速崛起,中国家电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的顶级品牌已经具有与国际著名品牌全面竞争的实力。这些无一不使我们感到自豪,无一不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信心,对我国的质量振兴充满了信心。

   积三十年质量进步的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即(一)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为满足人民需求服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是质量进步的动力,也是质量发展的目的;(二)按照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加强党和各级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三)按照解放思想、统筹兼顾的要求,吸收国外先进成果与加强自主创新相结合,技术与管理并重,限劣与扶优并举,当前与长远兼顾,既要将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第一位任务,切实抓好,又要着眼国家的长远发展,大力推动产品质量提升。

   总结回顾三十年,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对形势发展的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也切实地感到,我国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我们自身的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懈努力,才能做好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宏观质量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一)政府质量管理的任务及基本框架

   为了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必须进一步搞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质量管理到底管什么,怎么管,即它的任务和实现任务的手段是什么?这是一个事关全系统工作基础的问题。

   在质量问题上,政府的任务是什么?对此,有同志认为,政府的任务是管安全,因为保障公民安全是一国政府的基本职责,而发展则是市场的事,由企业管。并且引证美国等国家的例子,说他们就只管质量安全,其它不管。我们认为,政府管质量,既要管质量安全,也要管质量发展。从大的方面说,质量工作是经济工作的一部分,管经济发展就要管质量提升。目前,世界上还找不出一个不管经济发展的政府,这次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的表现就是典型事例。所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不管,只是管理的方式不同。胡锦涛总书记最近的重要批示就明确提出了要“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的任务,并且强调指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对扩大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前几天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又再次强调了必须“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在本月5日我司与工信部同志的座谈中,工信部的同志也直截了当地提出,质检总局的各项工作不仅要立足质量安全,还要为国家产业政策服务。如,生产许可证,准入条件的宽严应考虑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如果门槛低了或高了,就达不到产业政策的要求。又如监督抽查,也要关心产业健康发展,到底这个产业的产品质量状况怎样,与国际水平有什么差距,应作哪方面的努力,需要产品监督抽查去模清这方面的情况。总之,希望我局的工作要为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服好务,希望两个部门据此加强合作。

   为了完成保障质量安全,提高质量水平的任务,政府应该怎么做?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质量管理主要是做三件事,一是规划,二是监管,三是引导。规划就是要制定出国家质量提升的奋斗目标和重点措施,以鼓舞人心和明确努力的方向,动员广大企业和全社会,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监管一是要监督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要维护好市场秩序。第三是引导,目的是推动企业和各方面朝着政府希望的方向去做。这是政府质量管理的三根支柱。目标方向明确了,该管的管住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政府的质量工作就做好了。政府的其它工作,包括制定法律法规,制定标准等等,都要为之服务。

   就监管而言,“三鹿”事件后,我们对总局的职责定位以及与企业的关系这个全系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我们认为,企业是提高质量的主体和责任人,生产安全的产品是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企业必须做到。你没做到,政府就处罚你,政府就管这个事。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中国目前还不行。就像岐山副总理说的,由于无知,由于贪婪,有一些人完全是明知故犯。所以,政府还应对企业实施监督。监督什么,关键是监督企业责任的落实。保证安全与治病一样,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落实企业责任的重心由事后追究责任转到事前,落实到生产的全过程中,使每一个生产环节,包括设计、原料采购、工艺设备采用、产品过程质量控制和下线检测等等,都必须体现企业责任。做到这一点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或实施细则,把企业对质量安全应该做的事明确起来,我们主要是依法监督企业做得怎样。

   就引导而言,我们认为它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间接调控手段。如利率高低、税费调节、产业信息发布等,都不是直接行政干预的政府措施。政府在质量方面的引导,主要的就是设立质量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你做好了,政府就奖励你、表彰你,达到政府和企业双赢的目的。所以,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包括总局的三定方案,都提出了建立质量奖励制度的要求。

   鉴此,我们建议总局再次向国务院请示,设立国家质量奖。世界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很推崇政府奖励,由此他十分欣赏中国的科举制度,他说虽然中状元、进士的不多,但它一网打尽了天下的读书人,使他们都走上了为我所用的道路,引导作用极强。从性质上说,名牌表彰也属于激励引导范畴。

    (二)加强质量理论和政策研究

   目前,这块工作十分薄弱。如何加强,我们的想法是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组织有关学会协会、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开展研究的同时,成立“中国质量研究院”,专门从事基础理论和政策研究,跟踪世界先进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总结提升我国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开展质量宏观分析等工作。

    (三)加强对有关部门、行业协会质量工作的指导

   目前质量工作的组织体系从总局到省、地、县局,在纵向上是健全的,但横向上,由于各工业主管部门撤销后,横向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各行业协会的工作指导,既是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愿望,也是总局履行宏观质量管理的职责。一些行业协会和工信部的同志多次谈到,至今未看到总局对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指导意见,他们希望总局从宏观上加强指导。如何建立横向质量工作组织体系,把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团结动员起来,共同推动质量进步,需要我们探讨新的办法。我们的基本想法是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围绕加强指导,互通信息,配合协作开展工作。(作者: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孙波)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