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总局动态>>通知公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宣恩火腿、肇庆裹蒸、南江黄羊、洪雅藤椒油、罗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2年第101号公告)

2012-07-26 16:38:31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2年第101号

关于批准对宣恩火腿、肇庆裹蒸、南江黄羊、

洪雅藤椒油、罗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宣恩火腿、肇庆裹蒸、南江黄羊、洪雅藤椒油、罗村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宣恩火腿、肇庆裹蒸、南江黄羊、洪雅藤椒油、罗村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一、宣恩火腿

    (一)产地范围。

    宣恩火腿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宣恩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宣恩火腿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宣恩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宣恩火腿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1)。

    二、肇庆裹蒸

    (一)产地范围。

    肇庆裹蒸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3个区市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肇庆裹蒸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肇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肇庆裹蒸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2)。

    三、南江黄羊

    (一)产地范围。

    南江黄羊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南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南江黄羊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南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南江黄羊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3)。

    四、洪雅藤椒油

    (一)产地范围。

    洪雅藤椒油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洪雅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洪雅藤椒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洪雅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洪雅藤椒油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4)。

    五、罗村茶

    (一)产地范围。

    罗村茶产地范围为四川省通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罗村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通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罗村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5)。

    特此公告。

    附件:1.宣恩火腿质量技术要求

    2.肇庆裹蒸质量技术要求

    3.南江黄羊质量技术要求

    4.洪雅藤椒油质量技术要求

    5.罗村茶质量技术要求

    质检总局

    2012年7月18日

    附件1

    宣恩火腿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及辅料要求

    1.猪种及养殖要求:圈养的本地黑猪,养殖时间8至10个月。

    2.猪腿:新鲜后腿,重量4kg至6kg。

    3.盐:腌制盐。

    二、加工工艺流程

    选料→修坯→腌制→洗晒→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整理,整个工序在8个月以上。

    三、加工要点

    1.腌制:

    (1)腌制操作必须在立冬后开始,立春前结束。

   (2)腌制方法:第一次用盐量为每5kg鲜腿用盐70至80g;第二次用盐在第一次用盐后24h至30h进行,用盐量为每5kg鲜腿用盐140g至150g;第三次用盐在第二次后的第五天进行,用盐量为每5kg鲜腿用盐70g至80g;第四次用盐在第三次用盐后第六天进行,用盐量为每5kg鲜腿用盐45g至55g;第五次用盐在第四次用盐后的第七天进行,用盐量为每5kg鲜腿用盐20g至30g;第六次用盐在第五次用盐后的第七天进行,用盐量为每5kg鲜腿用盐20g至30g。总用盐量每5kg鲜腿不超过400g。

    2.洗晒:

    (1)浸腿:放入清水中浸泡10h至12h。

    (2)晒腿:干燥至表面无游离水。

    (3)整形:修整成为“竹叶形”。

    3.上架发酵:发酵时间6至7个月,至肉面逐渐长满绿色或黄绿色相间的霉菌。

    4.落架堆叠:堆叠厚度不超过12层。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形状:整腿形似“竹叶”,爪小骨细;分割腿为块状。

   (2)色泽、风味:肉质细嫩,皮色黄亮,瘦肉红似玫瑰、脂白有光泽、气味鲜香、滋味浓郁。

    2.理化指标:

    项目

    要求

   水份(以瘦肉计)%            ≤

    48

    食盐(以瘦肉中的氯化钠计)%   ≤

    10

   瘦肉比率/%                   ≥

    5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2

    肇庆裹蒸质量技术要求

    一、主要原辅材料

    1.生产用水:保护区内的地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

    2.糯米:保护区当年产的晚造糯米。

    3.绿豆:采用贮藏期不超过12个月的绿豆。

    4.猪肉:保护区内以传统方式饲养的生猪的五花肉。

   5.冬叶、水草:产自保护区内。冬叶应采割生长周期为六个月的冬叶(植物名称为柊叶又称:冬叶、棕叶,属竹芋科);冬叶应在采割后两天内使用。

    二、产品加工工艺

    原料→清洗→浸泡及处理→包制→蒸煮→晾制→成品。

    三、加工要点

    1.浸泡及处理:

    (1)冬叶:去梗,经80℃热水浸泡10分钟后方可使用。

   (2)绿豆:先经过淘沙后,再用机打磨开两边,夏天用清水浸2至3小时,冬天4至5小时,把绿豆去壳,再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3)糯米:先淘沙之后,常温下用清水浸半小时到1小时,洗干净后加入适量的食盐、花生油进行调味后方可使用。

   (4)猪肉:清洗干净,再用盐拌匀,腌制2小时后,用热水清洗干净,再加入适量芝麻蓉、五香粉方可使用。

   2.包制:以当天采割,经去梗、浸泡好的冬叶作为包材,将糯米、绿豆、猪肉按照10:6:4的比例先后放上糯米、绿豆、猪肉,依照冬叶包糯米,糯米包绿豆,绿豆包猪肉的顺序包裹,并用水草绳扎好。

   3.蒸煮:将当天包裹的裹蒸及时下锅(当天蒸煮),采用木柴加热,并适时加开水,保持水浸过裹蒸面,每锅裹蒸蒸煮8至10小时,直至裹蒸蒸熟。

    4.晾制:将出锅的裹蒸放到阴凉通风处晾干存放。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表面淡冬叶色,呈金字塔型,边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主体熟而不烂,馅料具有所用物料相应的色泽;入口甘香软滑。

    2.理化指标:含水率≤65%,蛋白质含量≥4.0% 。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3

    南江黄羊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当地品种山羊。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及饲料条件:

   (1)饲养环境:饲养地位于产品产地范围内的大巴山山区地形,海拔400米至2000米,分布有成片的以百脉根、山豆根、野豌豆、杂灌木等本土植物的天然植被。以渠江水系的山涧溪流为饮水。

    (2)饲料条件:以天然植被为主要饲料,补饲适量三叶草、黑麦草的青干草。

    2.饲养方式:放牧加补饲。

   3.圈舍条件:羊舍(圈)建筑形式为楼式,羊床为木质漏粪地板。在海拔400至800米区域内,舍高2.5至3米,床高0.8至1米;在海拔800至2000米区域内,舍高3.5至3.8米,床高1.8至2米。

    4.饲养管理:

    (1)去势:公羔羊在100日龄去势。

    (2)冷季饲养管理:11月至3月期间,每天放牧4至6小时。

    (3)暖季饲养管理:4月至10月期间,每天放牧10小时以上。

    5.出栏年龄:8至10月龄。

   6.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加工

    1.羊源标准:来自保护区内的健康羊只,体重25至35千克。

    2.屠宰:手工屠宰、手工剥皮。

   3.保存:宰后1小时内用热水冲洗胴体后,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小时,在-35℃下速冻12至16小时后,在-18℃至-21℃下冷冻保存。

    四、质量指标

    1.感官特色:

项目

鲜羊肉

冻羊肉(解冻后)

色泽

肌肉有光泽,色鲜红或深红;脂肪呈乳白色。

肌肉色鲜红,有光泽;脂肪呈白色。

黏度

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

肌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外表湿润,不粘手。

弹性(组织状态)

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

肌肉结构紧密,有坚实感,肌肉纤维细嫩。

气味

具有鲜羊肉正常的气味。

具有羊肉正常的气味。

   2.理化指标:各部肌肉蛋白质含量≥19.0g/100g,脂肪≤1.2%,胆固醇≤50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4

    洪雅藤椒油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藤椒。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500 m至1300m,土壤厚度≥40cm,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紫色土,pH值5.5至6.5,有机质含量≥1.5%。

    三、栽培管理

   1.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播种量50kg/667m2(亩),移栽密度≤30株。

   2.定植时间和密度:定植时间在秋季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定植密度≤1500株/公顷。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株每年施用有机肥量≥40kg。

    4.收获:6月至7月人工采收,要求采摘藤椒果皮完好,色泽脆绿,油胞饱满。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1.加工工艺流程:果实→清选→淋油→分离→过滤→储存→灌装→成品。

    2.加工要点:

    (1)果实:果皮完好,果实从采摘到加工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落地果。

   (2)淋油:采用菜籽油进行淋油,果油比为1:(1.6至1.7),油温210℃至230℃,淋油时间10 min至15min。

    (3)过滤:用过滤桶或板框过滤机过滤,滤孔孔径≤0.2μm。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指标

色泽

浅黄微绿色

气味滋味

有明显的藤椒味,口感爽滑、麻香浓郁、麻味绵长。

透明度

澄清透明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及挥发物/%

≤0.70

不溶性杂质/%

≤0.10

酸值(KOH/mg/g

≤3.0

过氧化值(mmol/kg

≤6.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5

    罗村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地方群体品种及其它适合制作罗村茶的优良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600米至1500米,土壤类型为紫色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pH值5至6.5,土壤有机质含量≥1%,土层厚度≥1米。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殖:采用扦插育苗。

    2.种植:种植时间为9至11月,每公顷种植株数≤9万株。

    3.施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农家肥≥35吨。

    4.修剪:幼树定型修剪,生产树修剪则在头轮茶结束后及时轻修剪。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摊放

    1.鲜叶采摘:

    (1)采摘时间:3月初至5月底。

   (2)采摘标准:按标准采摘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采摘时做到芽叶完整,不采雨水、露水叶,病虫叶,风焦叶,紫叶、不完全叶。

   2.鲜叶摊放:鲜叶分级、分批及时薄摊于通风、洁净、无异味的摊凉床上,摊叶厚度为3cm至6cm,时间4至6小时,每隔2小时轻翻一次,摊放的程度为芽叶失水15%,叶质较柔软,失去光泽,当天的鲜叶当天制完。

    五、加工工艺

    1.扁形茶:

   (1)杀青:温度200℃至220℃。杀青程度为叶色变暗,叶质变软,茶香显露即停止杀青。

    (2)摊凉:杀青后必须马上摊凉。

    (3)理条造型:当茶坯已较坚硬、定型,达八成干时,出锅快速冷却。

   (4)回潮:罗村茶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充分摊凉回潮。其方法是将做形后的茶坯冷却后收拢回潮,时间1至5小时。

    (5)烘焙:温度110℃至120℃,待茶叶含水量低于7%时,出锅快速冷却。

   (6)煇锅:温度80℃至90℃,炒至茶叶表面较光滑、平整,九成干时,出锅快速摊凉冷却。

   (7)提香:温度100℃至110℃,短时间翻炒,茶叶含水量低于6%,茶香显露时即出锅,快速冷却,包装放进冷库保存。

    2.条形茶:

   (1)杀青:温度200℃至220℃。杀青程度为叶色变暗,叶质变软,茶香显露即停止杀青。

    (2)摊凉:杀青后必须马上摊凉。

    (3)理条造型:当茶坯已较坚硬、定型,达八成干时,出锅快速冷却。

   (4)回潮:罗村茶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充分摊凉回潮。其方法是将做形后的茶坯冷却后收拢回潮,时间1至5小时。

    (5)烘焙:温度110℃至120℃,待茶叶含水量低于7%时,出锅快速冷却。

   (6)提毫:将整形锅温度控制在80℃至90℃,将茶叶放在两手掌心之中反复轻搓,当茸毛显露,条形固定,含水量达8%即起锅摊凉。

   (7)提香:温度100℃至110℃,短时间翻炒,茶叶含水量低于6%,茶香显露时即出锅,快速冷却,包装放进冷库保存。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扁形茶:外观扁、平、直、匀整、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匀亮。

   (2)条形茶:外观紧、直、显毫、匀整、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匀亮。

    2.理化指标:水浸出物≥36%,硒含量0.28 mg/kg至0.42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