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可追溯管理保障全球食品安全
——访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GS1董事会副主席王宗南
本刊记者 赵建萍
王宗南,现任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董事会副主席,兼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并担任中国连锁商业协会、中国农垦经济学会、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上海连锁商业协会会长等职,上海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曾获“中国零售业十大风云人物”、“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等多项荣誉。
商品的丰富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有了更高要求。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简称“GS1”)作为国际流通领域的权威组织,它不仅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全球平台,更是实现全球食品行业供应链全过程可追溯管理的最优方案,这对于食品企业具有特殊意义。2011年,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王宗南当选为GS1董事会副主席。鉴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健康的要求以及企业对GS1相关解决方案的期待,本刊就相关问题对具有双重身份的王宗南进行了专访。
《条码与信息系统》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作为光明食品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同时也作为GS1董事会副主席,在您看来,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以下称“GS1系统”)的应用对于中国企业的意义何在?
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GS1董事会副主席王宗南(以下简称“王宗南”):GS1系统对于建设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平台和集团型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意义重大。一是GS1系统不但有利于帮助企业构建基于全过程、全国乃至全球的供应链和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而且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满足国际市场准入方面对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的基本要求,还可以成为实现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和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技术手段。二是GS1系统有利于国际国内贸易中的信息交换。通过使用自动化、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的采集、管理、传递,特别是通过对商品供应链的统一标识,实现了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解决了商品生产、库存、销售、配送、防伪、防串货、召回等管理需求,极大地提高物流管理和应急处置效率。三是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带来的诸多问题,避免众多互不兼容系统所带来的时间和资源浪费,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等。
25年来,作为GS1组织成员之一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长期致力于GS1系统在中国的推广,已经形成“以完善我国物品编码与标识体系为核心、覆盖全国的集编码管理、技术研发、标准制订、应用推广以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工作体系,并为社会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相比其他国际组织而言,GS1的通用标准对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促进世界范围内的供应链及流畅商业协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正能量作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中国企业不论是产品生产商还是经销商,在开展国内外竞争与发展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并加以应用。
记者:目前食品安全现状严峻,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成为诸多企业赢得消费者的选择,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GS1系统对于食品企业来说,是否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意义所在?
王宗南:随着食品供应链的全球化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普遍重视。特别是随着我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还将对食品安全与营养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必将继续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
上个世纪英国发生疯牛病后,欧盟就开始了食品安全追溯的研究工作,并于2000年出台了新牛肉标签法规(EC)1760/2000,要求自2002年起所有在欧盟国家上市销售的牛肉必须具备可追溯性。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欧盟2002年出台了《食品安全法规》(EC)178/2002,要求从2005年起,禁止不具备可追溯性的食品在欧盟销售。针对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的法律要求,GS1开发了基于商品条码的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的应用。同样,美国2002年出台了“生物恐怖主义行动法案”,澳大利亚、日韩等国家也相继对食品的可追溯性做出法律规定,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于2005年就正式推荐GS1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用于食品的跟踪与追溯。
目前,包括商品条码技术在内的GS1系统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追溯技术手段,全球采用GS1系统对食品进行跟踪与追溯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
基于GS1系统实现能够连接生产、检验、销售、消费、监管的食品安全可追溯和供应链管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推动全球食品安全和供应链管理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是促进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社会工程、责任工程。但是,建立推广追溯管理制度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统一认识,突破我国在分段监管、标准制定、信息收集整合与深度利用等方面面临的不利因素,统一食品编码与标识,规范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追溯信息,统筹建设我国重点食品品类质量安全信息中心平台。
记者:在您的带领下,光明食品集团经历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考验,去年又完成了中国食品行业最大宗的海外收购,并多次获得诸如今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等多项荣誉。是什么样的管理经营理念给了光明集团不竭动力去创就新巅峰?
王宗南:光明食品集团作为一家集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制造以及食品分销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食品产业集团,多年来立足集团内部资源和国内资源,在整合构建食品全产业链经营、完善“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管理、培育民族知名品牌等各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同时还在国内资源、市场双重约束下,主动加快了“走出去”发展步伐,并以建立核心主业发展紧缺的海外食品原料资源、加工基地以及强化对国际性优质品牌食品分销网络的控制为重点,推进了集团的国际化发展:一是启动实施资源、网络的全球化布局,并聚焦主业成功开展了多项国际化并购项目,其中2012年收购英国第二大谷物类食品制造商——Weetabix公司60%股权,成为迄今为止国内食品产业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二是梳理提升旗下食品进出口和国际食品代理业务,打造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已于2013年6月29日正式开业的西郊国际目前已被国家商务部列为双百市场和海峡两岸(上海)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被国家农业部列为重点市场。
记者:光明食品集团是否已将食品的可追溯管理提上日程,请简要介绍。
王宗南:光明食品集团2008年以来,积极应用推广GS1系统等国内外标准,在促进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加强商品与供应链管理上也取得了进展:一是基于“从农场(牧场)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理念,初步建成了《光明食品集团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平台》,实现了对集团系统品牌优质大米、猪肉、蔬菜等食用农产品的可追溯管理和监管,还向消费者提供网络、电话语音、手机短信查询支持,并与农业部农垦农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基于供应商责任追溯理念,组织集团系统内从事猪肉、牛羊头、蔬菜、大米、水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参加国家商务部/上海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和粮食水产品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示范。到2013年底,仅参加这些产品追溯系统建设示范的零售门店数将累计达到274家。三是按照打造本土跨国公司、建设全球供应链的战略需要,选择光明乳业、金枫酒业等重点食品企业,探索基于GS1系统的赋码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应用。到2013年底,将有10条学生奶生产线、2条黄酒生产线,采用基于GS1系统赋码技术标准的追溯与供应链管理方案,并通过单瓶(包)赋码、箱码、垛码的关联实现各销售单元的可追溯管理。
记者:光明食品集团成功应用GS1系统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可否堪称食品行业的表率?请您分享其中经验。
王宗南:早在1992年,光明食品集团下属企业——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第一食品商店,就开始应用GS1系统,成为中国首家推广GS1系统的试点企业。二十多年来,我们积极配合国家“条码推进工程”项目实施,目前全部实现了商品条码化管理。特别是我作为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于2011年5月18日当选GS1董事会副主席以来,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快了GS1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主要推进了七个方面的工作:及时制定了《光明食品集团GS1标准应用推广工作计划》,对2013~2015年期间的推广应用进行了规划;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和上海市糖制品协会等行业协会,针对光明食品集团系统内外企业人员,组织举办了《GS1系统——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商品条码标识系统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等多期专题培训;针对我国质量追溯多头推进、追溯系统互不兼容等现状,起草了基于GS1系统的《关于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提案》,并正式提交为2012年度全国政协提案;积极参加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实施的《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物联网追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在GS1成立40周年之际,积极配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于2013年10月29~30日在上海联合承办了“GS1和中国ECR联合董事会议”、“消费者需求与商业模式转型暨中国ECR委员会消费者需求与创新工作委员会首次会议”,积极推进GS1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