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核心是产业扶贫,产业过分集中导致产品价格低,销路窄,有的贫困户因此越扶越贫。如何化解这一难题?江西省瑞金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实施的“翻新工程”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瑞金翻新传统产业摘掉10万农民穷帽子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月2日,江西瑞金,新春的喜庆还未消退,该市九堡镇桥头村村民钟宗河一家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他雇请20多位当地农民,在自家的承包地里帮着起苗运苗、清点结算,忙得不亦乐乎。尽管天气寒冷,但他心里感到特别暖和。他家5亩油茶苗木的价格翻番,还被抢购一空。钟宗河从事各种苗木培育20多年了,今年是收成最好的一年,也是最不愁销路的一年。他说他明年要调整品种结构,准备再拿出3亩承包地用于培育油茶苗木。
在瑞金,像钟宗河这样遵循市场规律,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户越来越多。这是当地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产业扶贫带来的喜人景象。
瑞金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该市山多地广,农业人口占90%。油茶种植、畜禽养殖、米果加工等都是当地的传统产业。过去,这些产业因为具备优良的传统加工工艺,其产品在当地享有较好市场信誉。但由于手工制作难以形成规模,这些产业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近年来,当地政府出台了产业扶贫政策,对从事种养产业并达到一定规模的贫困户给予每户5000元的资金补助。这些产业的规模也因此迅速扩大。有关人士估计,该市10万多贫困户中,大部分选择了传统的种养产业。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种养规模上去后,产品价格和销路又成了当地政府的一大难题。“当初是你让我养鸭的,花费的时间不说,光是购买鸭苗和饲料的钱就不少,现在鸭子卖不出去,自己又吃不了那么多,你得想办法解决。”谈起扶贫工作的经历,该市一位扶贫干部对帮扶对象的话至今还记忆犹新。
这位干部碰到的问题并非个案。跟他一样,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价格,成为许多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共同愿望。当地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翻新”传统工艺,建立电商平台,以市场引导销路的解决思路。
该局以企业登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商标广告、地理标志、名牌产品和质量抽检等监管职能,大力服务产业扶贫工作。他们积极支持和引导绿野轩茶油、鼎盛农业、宏盛食品、万田米果等一批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加工规模。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积极支持和引导淘实惠、居无忧、邮政e邮、爱尚城等一批电商企业入驻瑞金,与这些传统产业“联姻”,形成电商“产业链”。
如今,瑞金传统产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万田米果、绿野轩茶油、廖奶奶咸鸭蛋等一批产品的工艺“翻新”和网络销售,为当地的产业扶贫立下了汗马功劳。
油茶种植是当地的一项传统产业。但在以前,茶油提取都是靠手工压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了机械加工技术。但因为技术含量低,加工深度浅,市场价格总是在每公斤100元左右徘徊。如今,绿野轩公司购买了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水媒法茶油提取专利技术,产品实现从粗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变。该产品注册瑞和林、瑞京老表、十月油禧等商标后,其市场价格猛增到每公斤600多元,年产量达40多万公斤。该公司在瑞林、岗面、丁陂等乡镇建立油茶种植基地10000多亩。公司董事长刘涛说,油茶种植已经成为当地700多户贫困农民的致富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廖奶奶咸鸭蛋更是从该市壬田镇的凤岗村走向了全国各地。“腌了一辈子的咸鸭蛋,都是卖给四邻八舍以贴补家用。想都没想过,几个土鸭蛋还能摘掉穷帽子。”谈起与邮政e邮的合作,今年86岁的廖奶奶(原名廖秀英)拿出一张在北京领奖时的照片笑得合不拢嘴。她说,她与当地30多家贫困户一起组建了合作社,由社员养殖并提供鸭蛋给廖奶奶一家,腌制好的咸鸭蛋放到网店进行销售。如今,廖奶奶咸鸭蛋在网络上的销量每天超过千枚,高峰时达到一万多枚。去年10月,廖秀英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资料显示,瑞金86%的贫困户走上了产业脱贫的新路子。有关人士估计,该市约有10万农民可彻底摘掉贫困户的穷帽子。(刘志捷 钟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