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质监局结合工作职能,以“学习教育全程规范、行政服务群众满意、履职尽责走在前列、制度建设强化落实”为目标,着力推进全局各项规范化建设,主动服务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树立了质监部门良好形象。
一是学习教育更加注重全程规范。党的思想教育规范化。进一步突出细节管理,制定印发局党组、全体党员干部年度学习计划,将思想学习划分为局党组学习、党支部学习、党小组学习等几个层次,学习内容分为党的思想教育和市局业务工作,按照序时进度印发学习资料,组织开展各项学习活动。今年以来,除定期开展局党组学习会、党支部学习、党小组学习、党员自主学习活动外,还举办了市质监局春训班、文明大讲堂、质监大讲堂等活动,切实解决了党员学习不经常、支部学习不主动、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建工作边缘化等问题。党风廉洁教育常态化。市局制定了年度党风廉洁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党风廉洁宣传教育。充分利用qq、微信群、邮箱等现代化手段,将市局主要负责人《在局党组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全局干部学习。市局主要负责人经常性地将《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滁州日报》等报刊上关于党风廉洁方面的文章批转给全局认真学习。市局党组积极主动带头学习市纪委下发的关于党风廉政方面的文件,切实履职尽责做好“一岗双责”工作。党建设施建设规范化。市局设置了固定的党员活动室,做到了座椅整齐、窗明几净,党建工作制度、党员活动规则制度按照规定上墙,党的文献资料、报刊杂志摆放整洁,进一步方便了质监部门党员干部开展学习、组织活动、交流讨论。
二是行政服务更加注重群众满意。政务办公提质升级。印发《关于在全局开展“指尖上的质监”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质监”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局开展“互联网+质监”工作大讨论,引导质监干部“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在全局范围内实行无纸化办公,充分利用滁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系统,将文件网上运转、网上签批、网上交办,进一步节约了办公耗材,提高了办事效率。政务服务提速增效。围绕“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梳理质监部门业务职能,2017年以来,已下放权力事项2项,取消权力事项4项;全面实施强检计量器具免费检定,累计为我市企业节省资金约1000万元;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将质监部门22项业务办理职能上线“安徽政务服务网”,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或“最多上一次”。
三是履职尽责更加注重走在前列。全省首创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实施电梯困人24小时救援模式,截至目前已成功救援2200多人;将电梯应急救援成果全市推广,目前天长市、来安县已建成并运行,全椒、凤阳县正积极投入建设;全省率先建设气瓶信息化监管平台,对全市55万多只气瓶全部印上“二维码”,实施“规范化、信息化、动态化”监管;全省率先建成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技术中心市级分中心,重点围绕实施召回管理的9类电子电器产品和11类儿童用品,加强召回全过程监管,目前已实施充电器类产品召回2次,累计召回缺陷产品27.4余万个;全省率先开展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将市农委、市粮食局、市食药监局、市质监局等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实施整合,并成立皖东检验检测院,实现全市检验检测机构融合发展。
四是制度建设更加注重强化落实。建立健全日常规章制度。针对“文件运转、信息宣传、日常办公、物品采购、财务报销、工作效能、内部考核”等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市局各项规章制度,制修定了《市质监局信息宣传工作奖励暂行办法》、《市质监局机关办公区域卫生标准》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用制度管人、管事,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施力度。加强制度监督检查。广泛开展新制修订制度“大学习、大交流、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工作努力方向。市局通过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局党组合力抓、科室负责人常态抓等举措,持续发力抓好各项制度贯彻落实,确保落到实处、收到较好效果。(关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