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张律 记者曹吉根)市场周边的公交站、公厕、垃圾房、餐饮、休息区等是否配套齐全?市场里的数字化系统用户体验好不好?是否有残疾人通道、AED设备?购物路线、布局、功能等等细节是否完善?这些都被囊括在浙江省市场“五化”建设的考量范围中。
记者8月4日从浙江省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改造推进会上获悉,浙江已出台《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提升行动方案》,在前期部分市场改造试点的基础上,将全面启动市场的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提升改造。
浙江是市场大省,目前全省农贸市场有2183家,专业市场有1143家;2019年全省商品市场共实现成交总额2.3万亿元,约占2019年该省商贸批零交易总额的五分之一。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为全省保市场供应、稳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减租、查处物价违法行为、打击假冒伪劣防疫物质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以来,浙江把推进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作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全省范围内的交通设施、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商圈、市场、公共体育场馆、医疗场所、车辆检测站、城乡公共厕所等9类公共场所提出服务大提升方案。前期,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会同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改造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省市场监管局又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杭州骆家庄农贸市场和杭州新时代家具生活广场等4家试点市场,取得了初步成效。
《方案》中将“五化”明确为“科学编制市场规划、优化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市场设施设备、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智慧体验水平、打造智慧联动平台、导入人性化服务设计、满足特殊人群服务需求、搭建人性化服务平台、融入地域产业元素、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经营业态融合、健全市场规范化管理机制、提升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市场规范化经营素质”等五类十五项要求。
按照《方案》目标,今年11月底前,全省第一批创建247家名单中的延续确认四星级以上的市场,要提前完成“五化”改造;2021年6月底前,第一批创建的247家市场要全部完成“五化”改造;2022年杭州亚运会举办前,全省五星级、四星级和80以上的城区三星级的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要达到“五化”改造标准。
杭州骆家庄农贸市场和新时代家具生活广场2家试点市场对照创建试行标准,都只用了短短一个来月时间完成了“五化”改造并实施运行。从整体效果上看,2家试点市场的成效体现在了“五个有”:群众有获得感。设立政务服务综合自助一体机,开通场内经营服务“一站式”办理,方便了群众办理日常事务;结合公共厨房开办了社区老年食堂,深受社区老年人喜欢。经营户有积极性。
市场新设立了经营户之家、经营户食堂、矛盾纠纷调解室,还开通了网上市场、网红直播,线上线下交易带来了人气和商气。举办者有动力。举办方从政务经营服务到设施配套完善,从运营管理制度完善到经营业态融合、商业模式创新,其综合运营管理能力有了实质性的飞跃。数字赋能有突破。市场通过集成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建立市场大数据中心,实现导购、安防、消防、溯源、防疫等的智慧服务管理,并提供了电商直播等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新模式。治理能力有提升。建立品牌指导站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引入了第三方产品质量监测服务,开展有机垃圾就地减量资源化处理等。
“在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据不完全统计,全省3326家商品市场每天人流量仍达到了近170万,折换成年来计算,至少是6个亿以上的人流量。”浙江省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改造,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同时也能切实补齐短板和弱项,再创商品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优势。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的改造、提升与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浙江省基本民生民安、产业经济底盘的保障稳定。为此,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改造,也有利于更好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成为持续擦亮新时代浙江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