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李倩)按照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生产经营单位消毒处理证明或记录抽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分局(以下简称经开分局)认真贯彻落实“非冷链”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持续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检查排查,有效防范了辖区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新冠病毒污染风险,圆满完成了抽查任务。
经开区共有涉及进口业务的企业133家,经过初步筛查,需排查企业为128家。另外根据市局要求,将辖区35家汽车4S店也纳入了排查范围。经过两个月的细致排查,共有89家企业涉及进口业务,无进口业务企业73家,动员指导54家企业注册“陕非冷链”系统,19家企业录入生成追溯二维码。
(一)领导高度重视,率先探索路径。
接到市局下发的《通知》,经开分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分局领导带领科所深入企业,用解剖麻雀的办法在全市率先生成二维码,并为全市探索总结工作经验。此后,形成由质量科负责牵头,各市场监管所具体落实此项工作的工作机制。经开分局质量科在第一时间转发了市局通知,并要求各市场监管所迅速行动,必须做到全覆盖检查。质量科认真学习《非冷链物品追溯管理系统操作使用手册》,建立非冷链工作微信群,针对各市场监管所及企业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好解答,并为各市场监管所及相关企业提供上门指导服务,共同完成防疫工作。严格落实“日报表”、“周小结”制度,并将每日摸排情况梳理上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科所持续联动,精准疫情防控。
非冷链货物生产经营单位检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经开分局质量科牵头,5个市场监管所大力配合,前期主要通过电话联系方式进行排查,待企业春节假期结束后开展了逐户的现场检查,共检查企业132家,并按要求填写《检查表》132份。一是检查涉及进口业务的89家企业,重点了解企业近期、年度货物进口计划等详细情况,要求企业做严进口产品登记、做细进口货物消杀台账、做优员工日常健康监测、做好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做实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等“五做”工作。二是抽查无进口业务的企业73家,告知如需进口必须提前与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联系,由监管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后再开展相关进口业务。
(三)宣传指导到位,企业积极配合。
一是科所联动常态化。经开分局质量科与各市场监管所监管人员积极联动,通过现场帮扶,向企业推广应用“陕非冷链”系统,并采取座谈会形式收集整理意见建议,为持续推广应用“陕非冷链”系统及营造辖区良好营商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非冷链监管长效化。通过开展常态化检查,结合登录使用“陕非冷链”系统监管服务端,持续监测企业“非冷链”工作开展情况,对企业“非冷链”工作各个环节日常监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三是热情精准服务实质化。各市场监管所通过建立企业服务微信群,及时向企业推送相关信息,随时为企业解疑答惑,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货物消毒及核酸检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督促企业严格货物、人员和环境卫生管理,督导企业建立进口货物可追溯制度,不断强化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能力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