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傅江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沐浴着孟夏的晴天,沿着深圳市光明区圳园路一路前行,碧波荡漾下的新陂头河很容易就吸引了行人的目光。清风拂过,边岸上绽放着的鲜花便对着行人频频点头。有情侣携手而来,卷起裤腿坐在石阶上浓情蜜语;温馨的一家子光着脚丫,感受水流轻柔的抚慰。
几年前,新陂头河还是一副“脏兮兮”的样子,河底有很多淤泥、垃圾,异味很重,居民从附近经过都掩鼻而走。但是现在,新陂头河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打卡”的风景区,成为了光明区治水成效的一个缩影。
为解决城市超常规发展带来的水污染问题,近年来,光明区积极践行国家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治水、生态治水、攻坚治水系列部署,向水污染问题全面宣战。尤其自2018年光明行政区成立以来,经过三年治水攻坚,水环境实现历史性转折,并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光明治水模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光明区水质达到20多年来最好水平。全区15条干支流水质均值全部达到地表水IV类及以上标准,148个小微黑臭水体在全市率先销号,水质改善幅度在全市排名前列,实现了“巴掌大的地方都不能有黑臭水体”的奋斗目标。
治水的同时,光明区也布局规划100公里碧道,近三年建成碧道14.9公里,治水成效获市民群众点赞。其中,打造了茅洲河碧道光明试点段、木墩河河心北路段、鹅颈水湿地公园、楼村湿地公园、东坑水调蓄湖、公明水库坝下景观湖、马田排洪渠裕湖公园段、翠湖公园人工湖等光明治水“八景”,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系列优质亲水乐水空间。
光明区更结合光明实际,提出“高标准、全覆盖;秉持理念、面对现实;互联互通、分散调蓄、三水分离、建管结合”的治水技术路线。在全市首创“三水分离”技术,创新初雨截流系统,建设分散调蓄池,用好源头扫楼核查整改、过程管网提质增效、末端排口溯源整治关键三招,相关做法被深圳各区推广借鉴。
2021年,光明区将“高质量高颜值”作为城区发展的关键词,继续将治水工作推向高峰。光明区也强化党建引领治水,成立全面消黑工程临时联合党委,11个主力参战单位成立下辖党支部,推行“党建+”模式,实施“红水工计划”,支部建在项目上,实现以党建高质量推动治水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