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孙博 记者 孙中杰)近日,随着降雨量的减弱,河南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汛情逐渐结束,加快灾后重建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受这次洪涝灾害影响,全省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存在车间进水、厂房设备损坏、原物料泡水等现象;同时,灾后恢复生产面临一定食品安全风险。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加强灾后监管、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如何确保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食品安全?日前,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建防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王建防指出,自河南的汛情发生后,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防汛救灾工作部署,靠前监督指导,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秩序,切实保障市场供给和食品生产安全。7月21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通过各种媒介,持续滚动播放,针对汛期食品安全特点,指导提示食品生产经营者做好汛期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安全自查,严防9种食品安全风险,提示消费者注意7项汛期饮食安全,并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了8项具体要求,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7月26日,出台《关于加强防汛救灾期间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的通知》,部署全省开展灾后食品生产安全专项风险排查,要求受灾企业集中收集、集中存放、集中销毁受洪水、积水污染的食品;所有食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受洪水或积水污染、霉变的食品原料及受洪水、积水浸泡的未经清洗消毒的设备设施、包装材料加工制作食品,不得直接使用未经处理的、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作为食品生产经营用水;督促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加强水源监测,确保成品检验合格。
灾情过后,河南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与企业沟通对接,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场所消杀、受污染原物料妥善处置、生产用水安全监测等,切实保障食品安全。郑州“7·20”暴雨过后,因柿园和侯寨水厂受灾、高速封闭,造成花花牛乳业工厂停水、200吨生鲜原料乳滞留,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开通绿色通道,帮助花花牛乳业工厂迅速恢复生产。鹤壁市市场监管局面对辖区39家食品生产企业受损严重的实际情况,成立汛情协调小组,安排生产监管、检验检测等8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项对口帮扶,已指导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鹤壁市雨众食品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新乡、许昌、安阳等地也采取多项有力举措,助力企业灾后复工复产。目前,全省大多食品生产企业正常生产、安全生产,行业秩序整体稳定。
王建防告诉记者,受洪灾影响,个别地方的受灾群众目前还在安置点生活。眼下正值夏秋高温季节,食品易霉烂变质,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等问题。河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在保障受灾地区群众饮食安全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措施。一是开展汛期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相关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利用信息公示栏、电子显示屏、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示受灾地区群众树立食品安全意识,防范饮食风险。二是加强临时安置点食品安全监管。省局要求市、县属地监管部门及时检查清查捐赠物资,超过保质期、腐烂变质、无食品标签等不合格食品一律不得发放。加强监督检查,严禁使用溺死、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制品及使用腐败变质、受潮发霉的食品原料。重点加强对蔬菜、肉类、米、面、油等大宗食材和盒饭、捐赠食品以及一次性餐饮具等抽检力度,强化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保障安置点群众的饮食安全。三是重点开展对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大型商超、食品贮存仓库等重点区域的排查,坚决杜绝过期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霉烂变质食品流向临时安置点,全力保障安置点群众购买到放心、安全的食材。灾情发生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36790家次,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395个,排查清理因洪水雨水积水污染食品8887公斤,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4件,全省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