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实施餐饮环节“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国质量新闻网 - 监管
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坚持“1234”工作法|江西省赣州市实施餐饮环节“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2021-11-05 15:42:54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餐饮环节事中事后监管,江西省赣州市局在“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监管的基础上,坚持“1234”工作法,即“明确一个主体,用好两个名录库,坚持三个结合,做到四个公开”,坚持技术监督与行政监督相结合,科学组织实施餐饮环节“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效能,取得良好成效。

image.png

1.明确一个主体。明确市级“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组织实施的主体是市本级,由市局负责组织实施对全市餐饮单位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定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计划,确定检查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有关要求;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各县级市场监管局指定1名熟悉企业情况、业务能力扎实的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接本辖区企业的检查工作。

2.用好两个名录库。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建立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两个名录库,检查人员名录库以持有执法证、精通执法检查工作的工作人员为主建立,并不断进行充实完善,确保检查人员素质过硬、业务精专、胜任检查工作;检查对象名录库对餐饮经营市场主体应录尽录、分门归类、动态完善。检查人员名单从检查人员名录库中按比例随机选定,两人为一组,每组根据市县交叉混合的原则,由一名市局工作人员和一名县局监管人员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检查对象名单根据学校食堂、养老院食堂、大中型餐饮单位等类别从检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同时对集体供餐配送单位等重点领域企业开展专项飞行检查,实现检查全覆盖。

image.png

3.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相结合。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注重“人查”和“技查”相结合,实现科学高效检查。行政监督主要检查餐饮单位经营许可和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情况,设施设备的运转情况,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索票索证及感官性状和保质期,场所、设施设备、餐用具等的卫生状况,有害生物滋生情况,食物加工、留样情况,食品安全相关规定落实情况等。技术监督主要是针对被检餐饮单位经营的猪(牛)肉、食用油、餐饮具等重点品种进行现场快检,快检结果呈阳性或不符合标准的,按照有关抽检程序,针对该批次食品(餐饮具)立即开展监督抽检,重点对食品和食品原料容易出现问题的高风险项目进行抽检,如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复用餐饮具中洁净度、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二是坚持随机抽查与企业自查相结合。在推进双随机检查工作中,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对点上的检查,实现对面上的警示,持续释放明确信号,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开展自查。校园食品安全是监管的重中之重,赣州市局联合教育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全链条责任体系的意见》,要求实行学校校长每月必查、分管校领导每周必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必查、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每学期必查、双随机必查“六必查”制度,实现学校食堂检查全覆盖,同时再按照0.5%的比例由市局组织对全市学校食堂进行双随机检查。三是坚持压实主体责任与落实监管责任相结合。在检查的内容和内涵上进一步深化,既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也查县(市、区)局监管责任的落实情况,实现“一次随机检查,两方责任同查”,对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进行提醒,情节严重的予以全市通报。

4.做到“四个公开”。一是检查计划公开。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前,依法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二是检查过程公开。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过程中,在被检单位醒目位置张贴“赣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飞行检查公示”,鼓励群众对被检查单位的食品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对检查组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三是检查结果公开。“双随机”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查报告,汇总、审核后,通报各县级局并在市局网站公示。属地县(市、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检查结果的跟踪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餐饮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四是处罚信息公开。对双随机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相关行政处罚信息依法予以主动公开,及时公布查处情况,实行“阳光执法”。

通过连续多年双随机检查,各县(市、区)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单位都能基本达到监管要求,特别是对学校食堂做到一年四次以上的监督检查后,之前较多发现的“三防”设施不完善、未按规定进行食品留样等问题逐年减少,赣州市学校食堂连续多年未发生等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同时因为“双随机”的公开、公平、公正,不仅使被检单位心服口服,还引起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舆论效果,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通讯员 戴书昶 李伟)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七十九期 方一苍:从飞机专家到防 ...

  •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高露村发展 ...

  •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小个专” ...

  • 当前如何加强对有机产品的监管

  •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