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与运行机制。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件,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社会治理的目标和任务,到2050年完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信用体系特征具有柔韧性强、覆盖面宽、参与性广、社会接受程度高等特点,具备了作为社会治理工具的诸多优势,也成为全国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市场关系逐步形成彼此相联相互制约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关系发展,并维系着错综复杂的市场交换促成规范的市场秩序。企业的经济活动需要信用来保障,企业是社会信用活动中最活跃的一方,也是信用的需求者和供给方。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必要保障,也是防范、控制和转移信用风险,保障企业质量的制度安排。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可以有效地了解客户的信用信息,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和信用管理情况,规范企业赊销行为,保障债权,监控应收账款及时回收账款,控制客户、人才流失,防止机密外泄等,建立信用风险控制流程和信用分析模型,会有效地控制来自内部外部的信用风险,提高企业效能获得高质量发展。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培育信用文化改变当前信用秩序的需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文化,使信用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管理手段,与企业高重量发展和个人生活、工作等直接挂钩,让守信者获得收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实施企业信用管理有利于企业建立自治的企业治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激活企业治理效能。企业诚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企业改革、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加快企业现代化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以各种类型企业为重点,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以企业质量诚信为载体,以提升企业防范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引导企业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完善企业信用行为,激发市场活力,实现企业经济质量“双丰收”。(袁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