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企业在申报住所和经营场所时提交的地址信息,常有表述不准确、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导致部分企业的住所或经营场所难以查找,无法提供准确定位和精确共享,给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民生服务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且住所和经营场所证明提交材料多、环节多等因素也制约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同时,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市场准入门槛的不断放宽,一些投机者打起政策“擦边球”,冒用虚假地址骗取登记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各职能部门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柳州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市场主体住所和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改革试点,依托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和柳州市标准地址信息库,自主开发建设了柳州市标准化地址登记业务系统;同时,坚持以信用承诺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用监管为保障,按照条件适当、程序简便、高效便利的原则,由市场主体对登记事项实行自主申报,登记机关根据申请和信用承诺办理登记可即时通过,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构建了以信用承诺制为基础的高效市场主体登记体系,实现了标准化地址在企业登记注册和市场监管中的运用,进一步有效遏制虚假地址注册乱象的企业登记行为,推进了企业开办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办事效率和获得感,打造了企业开办的“柳州模式”。
2021年10月26日,柳州市众一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领取了广西首本采用“标准化地址”申报注册的营业执照,标志着广西市场主体住所和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改革试点正式在柳州落地。改革实施以来,目前全市已有271户企业享受了改革红利,占市本级登记窗口同期登记量的53%,让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助推柳州营商环境跨越式优化。
破解虚假地址注册难题,实现住所和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在登记注册中的应用。
依托柳州市“智慧门牌”系统,通过在企业登记业务系统中嵌入柳州市标准地址信息库,实现与广西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的衔接,增加地址数据筛查、智能比对功能,做到标准化地址在登记注册中的应用。在企业申请设立时,申请人填写住所和经营场所的地址后,系统会自动比对标准地址数据库的地址,若填写的地址与信息库内的标准地址不一致,则提示为“非标准地址”。此举将有效识别申报地址的真实性,进一步规范地址的使用,做到以破解商事主体虚假地址注册为突破口,利用统一标准地址库从源头破解企业虚假地址注册问题。
目前,柳州市标准地址信息采集已涵盖全市143个乡镇街道、1414个居委会(村委会)共170万多条地址信息。
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采用“标准化地址申报+住所承诺”新模式。
市场主体住所和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采用“标准化地址申报+住所承诺制”模式。申请人申报登记注册时,应用柳州市标准地址信息库中的标准地址申报为企业的住所和经营场所时,申请人只需提交《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表》,即可作为住所和经营场所使用权证明文件,以书面承诺的方式免于提交住所证明材料。如申请人不愿承诺或者申报的住所(经营场所)未纳入柳州市标准地址信息库内,申请人则按照《广西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法规提交材料规范的要求,提交租赁合同、产权证明等住所合法使用的相关证明材料。
标准化地址申报+住所承诺制”将住所合法使用材料由3份压减至1份,简化率达到70%,有力推动了企业开办申请材料的进一步精简,企业办事体验感不断增强,实现从“多次跑”为“一次跑”。柳州市众一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杨女士表示:“以前办理企业地址登记时需要上传40-50页的租赁合同扫描件,现在只需要填写《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表》,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
创新市场准入信用管理方式,构建以信用承诺为核心的市场主体登记体系。
建立市场准入信用管理制度,对申请人采取欺诈手段隐瞒有关情况办理登记的,登记机关对其采取失信准入限制措施。柳州市创新性地建立了虚假登记责任人数据库,并嵌入登记业务系统中,对于提供虚假材料、虚假承诺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登记的,将相关责任人纳入虚假登记责任人数据库,在1年内对其再次申请商事登记的,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
同时,充分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开展监督抽查,对于市场主体申报的住所(经营场所)登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责令整改,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处理。对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市场主体,依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予以公示,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加大信息共享力度,推动形成多元共治良好局面。
提升信息共享能力,以标准地址为“应用根”的协同管理机制,通过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共享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推动综治、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应急、税务、邮政、市政、供水、电力、燃气、通信等相关部门以及街道、社区、物业、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应用标准地址开展机构、房屋、人员管理,增强管理协同化,将社会综合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基础管理单元,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构建多部门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做好对市场主体住所和经营场所监管工作,形成全社会多元共治良好局面。
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达到全社会共同受益的效果。
企业将标准化地址申请注册为企业住所后,通过数据转换反馈至标准地址信息库,实现在智慧门牌系统中数据共享及备案。智慧门牌二维码增加企业基本信息,各行业、各部门和社会群众均可通过二维码查询该场所登记的企业情况,从而延伸标准地址服务功能。
对于企业生产需求,地址统一、定位准确的标准化地址可以拓展满足企业所需求的地址信息公共服务。对于社会发展,标准化地址的应用则带动了互联网服务和周边产业的发展,随着地址二维码的名片化、门户化应用,可以实现地址信息可收藏、可分发、可关注、可应用,分角色、定制式提供基于目标地址、目标房屋的信息申报、信息查询、通知通报、地点导航、物业服务、房屋管理、费用缴交、物流快递、报警急救、交通出行等民生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对于政府部门服务,由于地址定位准确,基于互联网+的流动人口管理、治安、交警、出入境和消防等服务将更加快捷方便,而市场监管部门掌握了企业底数和情况,将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帮扶服务。(通讯员 蒋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