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1年,黑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突出民生重点,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加强综合执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1年工作成果
一是强化侵权假冒治理
制定下发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要点,将7个方面28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成员单位,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考评结果运用到“平安黑龙江建设”考核评价之中,编发“双打”工作简报、工作动态105条。推进《东北三省一区市场监管部门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协议》落实,查处商标专利违法案件236件,案值977.6万元,罚没金额274.07万元,公布典型案例20件。
二是强化食品安全执法办案
建立了食品安全执法月通报制度,深入市(地)、县(区、市)督查指导23次,对违法犯罪“零容忍”,通报食品安全执法落实处罚到人要求,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7155件,是去年案件数的3.4倍;罚没金额3580.50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食品案件线索147件。
三是推进“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
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2021年,共检查农资市场15303户,农资线上销售企业349户,整改问题139个。抽检农资产品3906批次,不合格12批次,查处案件109件。发布“农资打假保春耕”宣传稿110件,在省局政务快手号上发布《农资采购三看三要》短视频,播放量60W+;在《新闻夜航》栏目播出农资打假节目5期,专题报道农资市场打假推进情况。
四是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
2021年,在全省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牵头制定下发7个子方案,组织开展了生产销售劣质钢筋、电缆、儿童玩具等案件查办行动,向总局报送典型案件120件,曝光典型案件5批58个。
2022年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重点执法打假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2022年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方案作为一号文件已下发,按照省委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部署安排,突出化肥、种子、农药、农膜、农机用油等重点品种,聚焦农资市场中影响春耕生产的薄弱环节和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采取“三检八查一打”举措,进一步强化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强化农资市场监督检查,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坚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为全省农业稳产丰产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组织开展商标专利侵权专项执法行动
重点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专利侵权、地理标志侵权、特殊标志侵权等违法案件,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切实抓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节日酒水饮料专项执法行动
在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盯住批发市场、农村集市、批发门店等重要场所,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水、饮料等违法行为。
四是组织开展成品油质量专项执法行动
加强成品油生产企业、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旅游景区加油站、农用柴油等监督抽查结果的核查处置,依法严厉打击扰乱成品油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供稿: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