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大连:复课了,学生餐安全不?

2022-05-20 10:10:14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因疫情影响,时隔两个月,再次重返校园复课,学生们吃得怎样?安全不?5月18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聚带队,与甘井子区、沙河口区市场监管部门一道检查了学生集体配餐单位和学校食堂,聚焦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边查边改。

配餐企业

注重细节,才能杜绝隐患

image.png

“你们这粗加工间的缓化池容积太小,与加工量不匹配,原料缓化不规范,需缓化的食材量大时会出现缓化不透,存在加工后外熟里生的风险。”

image.png

“餐具清洗消毒间未设置除残渣桶,餐具清洗的洗涤剂无法准确加注,且没有大型容器清洗设施。”

image.png

“烹饪间白糖、淀粉等辅料应该标识品名、存入桶内的时间等信息,要改正。”

“分餐间只有一个传递窗口,进餐口与出餐口共用,这不规范。”

image.png

位于甘井子区的洲洋兄弟餐饮管理(大连)有限公司,是一家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负责3所小学1800多名学生的午餐。当天上午,检查组对该公司的校园配餐工作进行现场检查时,对其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立即组织整改。

image.png

通过检查发现,该配餐公司人员健康管理规范,现场卫生状况良好,制定的食品配送管理、采购验收标准、食品的制作和保存等各项制度齐全且悬挂于显著位置的做法也值得借鉴。

image.png

学校食堂

师生同餐,问题随时整改

image.png

沙河口区实验小学的学校自有食堂,担负着全校1600余名师生的在校用餐工作。

image.png

检查人员走进食堂,只见厨房内各加工区域布局合理,作业间宽敞明亮,加工区域及工具容器标识清晰,分餐容器放置规范有序,备餐环境卫生清洁。

image.png

在食堂操作区,鱼、肉、蔬菜各类食材放置在不同的区域,成品与半成品分别在规定区域处理,食材清洗池分类明确。

image.png

菜刀、菜板等工具根据处理生熟食材的不同,被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区别使用。地面看不到污垢与油渍。

image.png

在食堂门口,就餐师生可通过墙上的电子显示屏,随时看到每个操作间的食品加工过程。学校校长孔昭娟介绍,去年暑假期间,按照食品加工操作流程,他们对食堂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设备,布局更加合理。

image.png

“为让师生吃得好,吃得安全,我们以选择优质的供货商为目标,公开食材、原料等的招投标过程,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孔昭娟说。

image.png

该校还落实师生同餐、领导陪餐、校长带头陪餐制度,零距离地了解孩子们的就餐情况,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立即进行改进。

监管

8个督查组持续督查

“当前全市中小学各个年级全面恢复线下教学,广大师生再次回到学校就餐,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配餐单位重新开始供餐。为此,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本轮学生返校的供餐安全。”王聚表示,学校应把每一餐的食品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师生吃得安心、放心。各类学校、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配餐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四部委《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坚决落实校长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配餐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健全食品安全各项制度,认真开展风险分析,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以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供餐安全。

image.png

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开展每周自查,提交自查报告。同时,对中小学食堂进行视频检查,对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目前,所有单位完成了一轮自查,提交自查报告611份。视频检查中小学食堂516家,现场检查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29家,实现了100%覆盖,及时消除排查到的安全隐患。

image.png

王聚表示,下一步,全市中小学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配餐单位要全面推行“管理体系先进化、明厨亮灶远程化、管理标识规范化”的“三化”标准。建立学生餐舆情及投诉举报快速处置机制和食品原料评价机制,实现学生餐相关管理部门间协同发力,学生家长有序参与的社会共治良性局面,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

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教育部门组成八个督查组,持续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督查。(宋晓明 井惠群)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震惊!47万支“品牌”牙膏竟是无证 ...

  • 贵州省计量测试院计量科研创新之路

  • 深圳民生计量工作在改革创新、推动高 ...

  • 深圳启动2022年“5·20世界计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联合重庆市计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