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整治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通过综合研判、精准帮扶、分类监管、强化执法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实现了全县面制品小作坊“监管体系基本健全、安全责任有效落实、产品质量逐步提升、突出问题全面遏制、社会认可度明显提升”的目标。
综合研判,周密部署。坚持把小作坊改造提升作为全县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常态化学习《甘肃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先后在4次党组会议、6次局务会议和3次乡镇市场监管所和城区执法队组负责人会议分析研判,研究部署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结合实际制定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求、责任部门和工作时限。主要领导亲自督导、分管领导具体安排、业务股室直接落实,推动小作坊改造提升工作有序开展。
精准帮扶,提标改造。深入践行“服务+监管”理念,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在摸清辖区面制品小作坊底数的基础上建立监管档案,对符合条件的食品小作坊积极引导办理小作坊登记证,对不符合条件的指导整改达到登记发证条件,全县18家面制品小作坊实现了登记全覆盖。多次组织召开小作坊规范提升培训会,集中学习宣贯《食品安全法》《甘肃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场指导7户食品小作坊与3家大型超市签订销售协议,帮助拓展产品销路。大力宣传推动食品小作坊改造提升和示范创建工作,跟踪指导3户面制品小作坊改造提升为示范小作坊,以点带面引领全县食品小作坊向规范化有序发展。
分类监管,规范运行。积极主动作为,根据辖区内食品小作坊数量分布和风险分级,以米面制品、馒头、糕点等为重点品种,以农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城镇主次街道等为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先后检查面制品小作坊40户次。全面运用“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开展网上巡查,要求面制品小作坊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完善台账记录,做到规范详实;同步推进食品小作坊“透明车间”安装使用,全县面制品小作坊接入应用率达100%。
强化执法,从严惩戒。坚持守牢民生底线,严厉打击面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大对无证生产加工食品“黑作坊”的查处力度,对藏身农村、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加工点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对未亮证生产、进货查验记录不全的责令整改,并组织责任约谈和培训教育;对条件差风险高不愿整改的小作坊依法关停取缔。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检查食品小作坊300家次,责令限期整改14家次,立案查处食品小作坊案件4起,有力保障了全县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
(来源:甘肃省天水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