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黄志毅 谢旺江)近日,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披露了部分执法工作和案件,展现了其忠实践行“监管为民”的誓言,锻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市场监管执法队伍,有力维护着当地市场秩序。
(该局执法人员指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
推行执法标准化
“有18个领域400余行政处罚职权,如何让职权规范化高效运行,是我们首先思考的问题。”该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陈渝徽介绍,该局建立“一级两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该局大力推行执法监管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重点案件督办、法治审查审核、案件会商会审等7项执法制度,梳理行政执法标准流程95项,让案件办理每一决定均有法可依,每一步骤均有迹可循,约束执法人员弹性决策空间,确保职权在阳光下运行。
同时,依托执法办案系统,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实现办案全环节网络运行,进一步提升案件办理的协同性和时效性。近年来,该局先后查办的27个案件作为典型案例被总局及市局收录。
从严查办违法行为
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关注和百姓利益,围绕“三品一特”(食品、药品、工业产品,以及特种设备),常态化开展校园食品守护、餐饮质量安全、农村食品治理、身边质量监管、电梯安全守护等多项监管执法行动。
2022年5月,执法人员获得线索,在宝圣湖街道某居民小区内可能存在药品非法交易。由于在居民区内,内部情况不明,前期调查取证难度较大。执法人员采取蹲守加走访周边群众的方式,确认了该线索的真实性,最终在公安人员的支持下,执法人员进入了该居民屋内,查缴了大量包含器官移植术后康复、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数十种治疗药品,其中数十盒胰岛素注射液等按要求需在低温恒温保存的药品居然随意摆放在地上,一旦流入市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经后续调查,该案涉及药品是当事人通过其他非法渠道获得,通过网络等渠道销售给需求人群,仅现场查获药品案值就超30万元。该当事人行为涉嫌非法经营药品等多项违法行为,已移送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置。
这也是该局联合区检察院、区公安局等部门建立行刑衔接快速反应机制又一战果,对于部分案情重大、疑难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会商公安和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共同评估研判,确保案件依法及时处理,将社会危害降至最低。
近年来,该局累计向公安部门提供线索70余条,向司法部门移送非法生产经营不合格口罩、非法经营不合格白酒、非法使用工业松香生产猪头肉等大案要案42件。
贴心为企业分忧
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在执法检查过程中秉着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相统一,对发现的涉及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秉公执法的同时,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难,用真心服务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实现安全、高质量发展。
2022年9月,一面写有“捍卫资产权益、优化营商环境”锦旗送到该局知识产权科工作人员手中。当年6月,商标权利人到该局举报,渝北辖区存在三家服装店涉嫌未经该权利人授权擅自使用“鄂XX斯”字样作为其门头字号,侵犯了其注册的“鄂XX斯”商标专用权。该局执法人员根据权利人提供的佐证材料和线索,立即开展调查研判。“鄂XX斯”商标影响力较大,以上三家店铺均在突出位置使用该品牌标识,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且店铺区域位置核心、客流量大,对商标权益人造成较大损失,执法人员随即依法对三家店铺进行立案查处,同时要求经营者立即拆除相关商标标识。
近年来,该局累计查处知识产权案件56余件,查办侵权假冒案件40余件,没收、销毁侵权假冒商品9000余公斤,有效地维护了企业自身权益,净化了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柔性执法”,对126条社会危害性低、影响面小的轻微违法行为列出“免罚清单”,采取包容审慎监管,推动“说理式”执法,让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日前,渝北区某科技公司网页在其官方网站某产品介绍时,使用了“最佳”等字样,违法了《广告法》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在责令该公司立即撤销或者修改发布的同时,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网页自发布后2天时间内浏览数仅120余人次,符合“互联网广告浏览量少”,且及时整改未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形,适用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的免罚清单,最终决定对其不予处罚。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刚柔相济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柔性执法与刚性监管的关系,让企业轻装上阵,全面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钟兴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