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
过去五年全国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成绩
本报讯 (实习记者胡锡丰)从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获悉,过去5年,全国标准化战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也是国家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
5年间,全国标准化战线强化标准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标准化体制机制。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描绘了新时期我国标准化发展的宏伟蓝图。10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任务。标准化法修订发布,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先后出台,部门、行业标准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标准化法治体系、制度建设更加健全。
5年间,全国标准化战线持续转变政府职能,不断释放标准化发展市场活力。强制性标准实现“瘦身健体”,推荐性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国家标准更加侧重基础通用,行业标准更加突出政府履职,地方标准更加聚焦地方特色。团体标准从无到有,实现快速发展。深入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广泛开展企业对标达标行动。截至2022年底,我国国家标准达4.2万多项,备案行业标准7.8万多项、地方标准6.2万多项,自我声明公开团体标准4.9万多项、企业标准260多万项,政府颁布标准面貌焕然一新,市场自主制定标准活力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5年间,全国标准化战线深入推进全域标准化,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化+”行动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农业标准数量已近万项,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工业标准不断提档升级,重点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从81%上升到了95%。服务业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新发布国家标准同比增长12%。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标准化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规范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5年间,全国标准化战线积极推动标准化国际合作,努力探索标准制度型开放。我国成功举办第83届IEC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发来贺信,引发国际热烈反响。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治理,参与技术机构数量全球第一,国际标准化综合贡献率跃居世界前三。国家标准外文版总数增长3倍多,标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0%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都有外资企业参加,实现内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对标国际、内外协同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5年间,全国标准化战线持续强化标准化治理,不断夯实标准化事业发展基础。建立标准审评制度,实现国家标准全文公开,加强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国家标准制定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22个月,健全标准实施反馈机制,复审完成率达到98%以上。新建载人航天等标准化技术组织115个,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实现全覆盖,专家队伍达5万多人,两院院士超过150人。建设50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累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各级各类标准2800余项。标准化技术支撑能力更加突出,治理效能更加显著。
过去5年,全国标准化战线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标准化战线使命担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制定光伏、食用菌等扶贫产业标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发布一批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标准,助力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系统开展医疗物资中外标准比对,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儿童口罩国家标准,牵头制定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支撑防疫物资进出口、助力复工复产复学。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