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作为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为重心,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及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做到服务与监管并重,取得一定成效。
强机制,“双护航”稳固体系
矩阵先行,多维护航。为深度推进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龙海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精心打造知识产权矩阵保护矩阵,通过建设高效联动、深度融合的保护协作平台,形成由市场监管、文旅、公安、司法部门组成的一套成熟的知识产权矩阵式联动执法网络,线索共享、快速反应、联动执法;“严肃执法”中融入“服务诉调”,设立5个行政调解工作站,聘任17名调解员,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高效、公正、专业的行政调解服务,科学普及相关政策理论与法律法规,及时化解矛盾,充分发挥“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能力。
自工作开展以来,区市场监管局与区公安局等部门开展了4次联合执法检查,并与区公安部门开展关于商标侵权联合执法行动,一举捣毁4处制假窝点,帮助市场主体挽回经济损失4000万元。调解工作站共接受相关知识产权咨询120次,指导企业商标、字号、专利、版权同步保护23家,处置专利纠纷案件5起。
银企携手,普惠护航。为鼓励和引导龙海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拉近银企合作距离,多次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会,邀请多家银行对质押融资相关政策法规、操作流程及实务案例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建立银企互动交流平台,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及时向银企双方提供各种政策、信息动态,筛选拥有知识产权、具有较高成长性和较好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为企业发展地标产业、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应用业务办理开设“绿色通道”,在信贷额度、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满足其融资发展需求,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截至目前,共办理专利质押融资8960万。
重培育,“三立足”品牌建设
盘活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多年规范推广使用,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效益越发凸显,形成产供销、休闲娱乐一体化产业链,培育地理商标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结合文创旅游,多举措创建“白水贡糖”地标驿站;协调解决“程溪金蝉”“程溪菠萝”地标协会换届遇到的难点与困难,指导制定团体标准建设,推动团体标准顺利完成,为“程溪菠萝”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推广使用打下基础。
培育商标品牌,激活产业动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及时注册商标,针对部分重点企业,开展专项商标品牌行政指导工作,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指导企业正确选择商标品牌培育途径,帮助做好前期申报基础工作;主动联系使用未注册商标的企业,进行具体指导。通过行政指导,促进商标持有人规范使用、科学管理注册商标;加强商标和字号的双重保护,引导企业将商标和企业字号保持一致。2022年,龙海区商标申请量4963件,注册量3749件,商标有效注册量达24093件。
赋能专利品牌,提升创新活力。近年来,龙海区市场监管局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多举措引导培育高价值专利,完善高价值专利“育苗”机制,引导108件现有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及即将届满十年的发明专利权利人续费;针对非高价值专利,指导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融资进行转化,目前已指导6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融资实现14件高价值发明专利转化。
主动服务“纾困”,坚定发展信心。建立专利帮扶小组,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服务,对专利储备大户开展走访调研,征集企业个性化知识产权发展需求,制定“一企一策”指导方案,点对点讲政策,面对面问需求,一对一解难题,针对企业研发的新技术如何保护、专利申请等46条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鼓励企业多角度挖掘专利,引导企业重视专利质量,培育高价值专利。目前为止,龙海区有效专利授权数3253件,其中发明182件,实用新型2480件,外观设计591件。
严标准,“四领域”执法监管
持续推进民生领域执法办案“铁拳行动”,“因案制宜”成立工作专班,围绕食品、药品、母婴用品、化妆品、文具、玩具、家装建材等领域多次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重拳出击,聚焦假冒专利、商标侵权、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违法行为、专利纠纷四大领域,打出一套执法“组合拳”。
为进一步提升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双打”牵头作用,形成公安、法院、烟草、林业等多部门联动执法,构成成熟执法机制,及时发现、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协调统一。
2022年以来,龙海区共查处侵权假冒行政违法案364件,罚没款431.19万元;共立案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20件,其中商标违法案件83件,专利案件37件。(李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