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据“重庆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25日,重庆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重庆市双打办”)联合重庆市级相关部门集中发布2022年重庆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
案例聚焦互联网等重点领域、食品药品等重点商品、进出口流通等重点环节、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涵盖侵犯版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不正当竞争等违法犯罪类型。具体包括:
童某某盗录传播春节档影片案;
重庆“4.21”销售盗版幼儿教辅图书案;
重庆市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假冒授权品种案;
重庆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实施混淆行为案;
吕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系列案;重庆某老火锅有限公司侵犯“洞子”及“洞子老火锅”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重庆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陈某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
刘某、周某、黄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
重庆海关连续查获出口侵权汽车配件案;
王某某涉嫌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销售假冒伪劣烟草专卖品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