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四川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为企业“定制”信用合规指导清单

2023-06-30 11:00:25 中国质量报

标注“红线” 指明“路标”

四川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为企业“定制”信用合规指导清单

本报讯 (张 东 张文婷)信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高质量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诚信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开展市场主体信用提升行动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出5个方面17条优化信用监管服务举措。

《实施方案》从实施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信用培育、推动全流程信用重塑、试点全链条信用合规建设、深化信用监管创新、落实包容审慎监管等方面加大信用服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弘扬诚信文化,推动构建信用监管长效机制。

“在信用服务方面,市场监管部门的惠企举措将进一步升级,从此前的事后‘失信修复’延伸到事前的‘避免失信’。”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引导经营主体诚信守法,将在市场准入、风险示警的第一时间主动对经营主体开展诚信宣传和提示提醒,引导企业深植诚信理念,规范市场行为,及时调整“航向”,推动自我约束,夯实经营主体诚信守法第一责任人意识。

此外,《实施方案》还明确,要探索建立信用合规机制,引导企业开展信用合规建设,既标注“红线”,更指明“路标”。据了解,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率先在登记事项监管、公示信息监管等监管领域开展信用合规建设试点,梳理经营主体合规建设指导清单,编制经营主体合规建设工作指引,标明行政处罚等失信风险“红线”,提示信用合规建设要点,主动服务企业开展信用合规建设,引导经营主体以守法合规为导向建立信用合规内控机制,有效规避失信风险,提升主动合规能力。

“相当于是给经营主体圈出了重点,知法才能更好的守法,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监管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从‘事后处罚’变为‘事前提醒’,提升监管质效。”该负责人说,在经营主体准入后,将通过大数据监测等方式及时掌握经营主体信用状况,科学评估经营主体风险。同时,对信用合规建设状况较好,信用风险低或未触发风险预警的经营主体优先采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形成“合规引导、守规激励、分类监管”的管理闭环。

此外,《实施方案》给予新设经营主体一年“观察期”、歇业经营主体“宽容期”和首次违法经营主体“缓冲带”等包容审慎监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得到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市场监管部门对辖 ...

  • 从乡村振兴到农业强国的创新探索—— ...

  • 探营一汽奥迪经销商:硬件设施优秀 ...

  • 深度 | 智能驾驶时代 车上“黑匣 ...

  • 牢记农业“国之大者” 创新发展谱新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