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杆的“辽宁效应”
——辽宁省追求省长质量奖示范作用最大化的生动探索
7月中旬,经过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现场巡诊式精准培育的15家组织,正式接受中国质量奖评审组的严格检视,力求在获奖层次上取得新突破。
多年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注重做好政府质量奖评定的全篇文章,“上半篇”选出质量标杆,至今已培育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三级企业梯队,形成对标先进找差距,争创一流求提升的质量发展格局;“下半篇”扩大边际效应,在全国率先建成10个卓越质量管理推广基地,力争把基地建成“先进质量管理的研究基地、优秀质量水平的旗帜高地、卓越质量模式的传播阵地”。
上半篇:
培树质量示范引领的“仪仗队”
辽宁省省长质量奖评定始于2009年,目前已评定9届,共有62家(次)企业获奖。辽宁省5个组织和3名个人先后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这些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大力推行现代管理制度,强化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品牌塑造、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方面各有特色,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模式,成为全省各行业追求质量卓越的优秀典型。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深入中航工业沈飞公司开展第五届中国质量奖精准培育工作。
始终对标国家战略
翻开辽宁省省长质量奖名单,既有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老牌大型国有企业,展示着辽宁“制造大省”的风范;也有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民营企业,体现着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采,而且数量呈上升趋势。
怎样把握辽宁省省长质量奖评定标准?据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辽宁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充分体现“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突出辽宁特色、辽宁经验、辽宁贡献,这是最基本的导向要求。在满足基本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于老牌企业,还要注重考察转型升级的能力成效;对于新兴民营企业,则倾向于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小巨人等成长潜力好的中小企业。
但最核心的一条,还是以质量管理能力效益论高下,而不是以企业规模论英雄。
2022年,辽宁省对照国家种子安全、生态保护战略,把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盘锦红海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纳入质量奖梯次培育范围。
前伸后延真诚服务
2022年11月初,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印发纸质版《第九届辽宁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质量管理经验汇编》《辽宁省省长质量奖卓越质量管理推广基地建设成效展示手册》,还制作了“云书籍”,方便质量经验推广交流使用,深受企业欢迎。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主动拓展履行政府服务职能,将管理培训、标准比对、问题诊断、对策梳理等质量提升措施贯穿评审全过程,建立培训工作微信群,编印培训系列资料,在省局官网开设培训资料专栏,录制培训辅导教程视频,常年设立服务热线处理企业来电来访,指定专人负责为企业申报提供咨询服务,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受益,前伸后延、全面贯通”的长效机制。
严密的评审环节,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现场评审中,专家组深入企业,手把手、点对点,“把脉问诊开药方”。不少企业反映:“参加一次评审的收获,比我们摸索多少年都管用!”
评审结束后,评审组按惯例为企业出具高质量的评审报告。值得一提的是,止步于第九届省长质量奖资料评审环节的40多家企业,依然拿到了“货真价实”的评审报告,而且参评意愿强烈的落选企业还有专门机会向当年获奖企业面对面取经,真正做到了“没获奖也受益”。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王焯参加了近几届辽宁省省长质量奖的评定,她深切地感觉到参评企业越来越多,政府服务越来越细,作为评委压力也越来越大。但看到企业真正从评审中尝到了甜头,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培育成熟才能“采摘”
针对目前辽宁企业尚未获得中国质量奖正奖的现实,2022年底以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制定中国质量奖储备梯队培育方案,预编申报材料,组织资料评审及意见反馈,在综合考虑专家评审意见、申报组织分布、推荐申报着力点等因素的基础上,组织4个专家团队,分头深入21个组织开展精准培育,根据成熟度进行科学评估分级,并相应提出对策建议。
经过发动申报、资料评审、意见反馈、现场帮扶等多轮工作,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不断追求培育对象、方法、输出结果“三个精准”,以公司高层为主、对照标准逐条诊断并在结束两天内反馈《政府质量奖梯队培育现场巡诊对标诊断书》。如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专家组建议更加充分地体现对整个航空产业链建设的拉动作用,加强产业链的质量协同,从公司治理层面包括内控、审计等方面突出风险管理,鼓励企业通过进一步的提升改进,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
而在市级层面,有的经过几轮评奖,发现难以再确保优中选优。但他们拒绝为评奖而评奖,不搞“矬子里面拔将军”,而是坚持培育成熟再报送,鞍山、盘锦、辽阳、阜新等市纷纷效仿省级做法,深入开展了精准培育,确保获奖企业“个保个”。
下半篇:
打造质量经验推广的“孵化器”
扶上马,送一程;一家获奖,百家受益。辽宁省省长质量奖评定不是“轰轰烈烈评一场、发个奖牌挂起来”,而是在全国创造性地依托获奖企业建立卓越质量管理推广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放大质量奖获奖企业的标杆示范作用和边际效应。
搭建质量经验推广交流的开放式平台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争取专项资金,制定《卓越质量管理推广基地建设标准及运行规则》,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质量主题展示馆、生产流程参观通道、开放实验室等资源,搭建集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培训推广、质量文化传播、质量合作攻关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质量交流平台,为质量开放日、质量管理培训、质量标杆示范、质量技术攻关等活动提供保障。
第一批建成的10个基地,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推广示范模式,开放QC小组活动,组建高水平质量管理专家队伍,设置精益管理等质量管理精品课程,设立企业质量文化展厅,改造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开展全方位群众性质量活动,达到预期建设成效,先后通过专家验收并正式挂牌。
2020年全国“质量月”期间,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分别依托沈阳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个基地,同步开展开放日活动,全省115家企业参加。在举办基地揭牌仪式的同时,组织企业代表深入生产车间学习成功的质量管理经验,邀请中国质量奖评审专家介绍评奖程序规则和要领,组织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介绍卓越管理经验成效,请专家解读质量政策,深受全省企业欢迎。盘锦市一家农业类企业质量工作负责人到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活动后深有感慨地说:“这次虽然是跨行业交流,但他们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让我受益匪浅,真是不虚此行!”
据不完全统计,10个基地先后制作质量知识和文化展板409块,形成教案92套,组建近100人兼职讲师队伍,实施PDCA安全和服务应用项目389项,组织质量开放日活动205次,组织产业链企业培训787人次。近年来卓越绩效质量管理公益培训吸引1000多家企业参训,其中民营企业高达70%以上,质量奖在社会关注度和民营企业参与度等方面呈逐年上升趋势。
打造可提供“4+n”服务的升级样板
基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着眼逐步推动基地功能升级、效能提升,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辽宁省市场监管局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意愿,开展了“4+n”服务活动。
一是推广质量创新成果,采取发放材料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围绕大连重工“根因分析法(RCA)”开展经验交流,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工具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开展标准查新服务,帮助企业及时掌握采用标准的有效性,对失效标准给出替代版本,梳理出现行有效标准,去掉重复申报标准,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三是规范推广活动实用资料,为企业编辑制作统一格式的质量管理教案和演示文稿纸质版电子版合集,促进基地推广活动实用资料系列化、规范化。四是推动建设推广活动上高度,全面梳理编制《卓越质量管理推广基地建设成效展示手册》。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依托东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卓越绩效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开放日活动。
“4+n”服务活动中的“n”,即个性化定制服务。针对基地企业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委托省标准化研究院对企业标准的规范性进行分析评价,纠正内容编写不规范、引用文件已废止、个别试验方法不科学、检验规则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同时,针对企业对质量管理工具理解运用的培训需求,利用“质量开放日”进行交流学习。
鞍山、葫芦岛等市也效仿省级做法,依托本级获奖企业建立了基地。目前,辽宁省市场监管局正在依托第九届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推进10个高水平基地的建设。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辽宁省、市质量奖的边际效应,正通过分布全省的两级基地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
(本稿件由乔燕强、向彬采写)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