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由安徽省宣城市标准计量所主持起草的《食品金属探测器校准规范》经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通过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立项,为2023年度获批立项的长三角地区12个计量技术规范共建互认项目之一。这是自2021年获批立项的《微波消解仪校准规范》后,该市第二个长三角地区计量技术规范。
食品金属探测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探测金属的仪器,用于肉类、菌类、糖果、饮料、粮食、果蔬、乳制品、水产品、保健品、添加剂和调味品等食品中金属杂质检测。食品包装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常会因为设备的磨损、机械设备质量不过关或者人工失误等导致金属异物混入产品中,不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还可能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在食品加工当中,加强金属的探测以及剔除工作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制订本规范,可以统一长三角地区食品金属探测器的校准方法,保证其计量性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食品生产企业。
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是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计量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鼓励区域计量技术规范共建共享”精神,积极推进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据了解,宣城市标准计量所围绕宣城产业发展需求,立足自身科技能力,积极申报技术规范计划项目,今年成功获准立项,实现宣城市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梅开二度,数量位居安徽省前列。下一步,项目承担单位将积极开展规范起草、征求意见、修订审核等各环节工作内容,尽快发布。(汪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