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青海省市场监管局把服务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助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具体工作实践,主动进位,依法履职,创新机制,统筹协调,通过标准引领、品牌示范、绿色带动、严守底线、执法保障、维权推动等六项举措,全力服务推动创建工作。
标准引领,构建创建标准体系框架。紧扣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注重标准顶层设计,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引领创建工作。指导青海湖景区申报“青海湖生态旅游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先后批准发布《智慧景区建设指南》《旅行社生态旅游安全服务质量要求》等4项地方标准,积极探索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带动提升旅游发展标准化水平,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供给保障。同时,举办全省服务“四地”建设标准化试点业务专题培训班,为推动创建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品牌示范,优化旅游商标品质结构。深入落实《严标准育品牌优环境提质量服务“四地”建设工作方案》,以“增数量、优结构、提质量”为目标,聚焦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深度挖掘潜力,加大文旅特色商标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提升“青字号”旅游特色生态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助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该省涉旅商标注册量达到3.04万件,占全省注册商标总量的41.45%,主要涉及食品、餐饮、住宿、皮革、服装、刺绣、旅行、娱乐、农产品、工艺品等10余个类别。近日,该省首批2家企业获准使用“热贡唐卡”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成功实现“热贡唐卡”用标零的突破。
绿色带动,推进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推广应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产业带动,服务创建工作。今年,全省新增有机产品获证组织21家、证书35张,分别较去年增长28%、29.7%。新增绿色食品认证获证组织130家、证书530张,填补了青海省无此类获证组织的空白。开展有机认证产品监督抽查,完成12个批次抽样检验。召开了全省有机认证企业现场观摩会,开展有机产品展示、有机认证典型事例讲解、现场观摩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严守底线,强化重点环节风险防范。始终把强化旅游市场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作为创建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旅游安全。今年以来,持续推动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对1055批次的蜂蜜、牛肉干、奶制品、菜籽油、青稞酒等地方特色食品开展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5%以上。发布《涮烤类及自助类食品消费安全的提示》,检查涉旅食品经营主体1.5万户次,整改食品安全问题16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69份,取缔无证经营11家,立案查处12起,处罚金额19.2万元。检查涉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20户次、设备600余台(套、辆),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2份,整改问题23项。近年来,该省旅游市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执法保障,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围绕全省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制定一系列监管配套措施,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六大整治”行动和旅游市场专项执法行动,对景区餐饮、价格、购物场所等重点环节开展全方位多频次集中整治。制定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维护旅游市场价格秩序“十不准”》,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9起,处罚金额7514.8元。行政约谈旅游购物场所经营单位41家,对旅游卖场和“小黑屋”不明码标价、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联合关停青海“雪珍堂”商贸有限公司等33家违法违规购物场所,立案3起,处罚金额18.5万元。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网络经营旅行社业务“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
维权推动,提升旅游消费服务效能。通过升级改造12315热线服务平台、建立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推行“云端调解室”移动办公、强化12315办理结果反馈评价功能等措施,不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健全消费争议处理机制。开展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城市(区)工作,引导旅游企业加入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推行旅游购物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提升消费维权服务效能,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联合川、渝、甘三地消费者组织发布了“‘五一’出游莫大意”等旅游消费典型案例,建立了川青异地消费维权机制,实现两省各级消委(协)之间“点对点”消费维权,有效解决了异地消费纠纷“投诉难、维权难”问题。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受理涉旅投诉举报咨询779件,解决率达到99%。(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