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提升>>

从争先到领跑,全面开启“质优宁波”建设新征程

2023-09-22 11:45:19 中国质量报

□ 王惠珍

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也为新时期“质优宁波”建设工作提供了新方向和新动力。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纲要》发布以来,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指示和《纲要》有关精神,持续深化质量强市战略,全面开启“质优宁波”建设新征程。

注重谋篇布局

强化质优发展导向

宁波对标《纲要》明确的建设任务,科学研判市域质量发展基础,印发《关于持续推进“质优宁波”建设实施意见》,设定各领域到2025年的质量发展重点目标47项,明确质量强市建设“从争先到领跑”的前进目标。


宁波创新企业鸟瞰图


宁波创新企业生产车间

宁波健全组织体系和机制,由市长担任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组长,进一步强化对全市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同时优化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将推动质量发展年度目标纳入各部门工作重点,推动督查工作统分结合、一体落实。

为全面开展宣传贯彻,在引导全市各地、各部门广泛学习《纲要》的基础上,宁波组织市、县两级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纲要》解读专题讲座,确保学深悟透《纲要》的核心要义和目标要求。举办“质量强国”知识竞赛,在全市开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知识普及活动,推动质量意识与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营造“质量月”浓厚社会氛围,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用,为新时期“质优宁波”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舆论保障。

赋能创新发展

全域助推质量提升

宁波对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出台《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一域一策”定向推进,有效解决各类技术难题123个,增加经济效益31.4亿元。深化标准创新,两家企业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两家企业分别获得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三等奖。强化质量管理,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83家企业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83家企业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分别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和第四位。搭建多领域技术支撑平台,为企业、产业、区域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高效率综合服务,全市26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累计服务企业3878家次。

宁波打造公共服务“质”高点,积极打通堵点痛点,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保持在90%以上。推动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50家医养结合机构、2979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签约。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红色根脉”思政课、教育督导等改革事项以及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新突破。2022年,宁波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全国120个城市中排名第八,连续两年实现进位。

宁波推动品牌战略再升级,完善品牌指导服务站发展布局,建成“千企创牌”培育库,146家品牌服务站关联企业14.6万家。全市培育“品字标”企业506家,各级政府质量奖534个,品牌企业和实施“浙江制造”标准企业销售占比达到42.6%,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发布的《2022年全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监测通报》中,宁波全国排名第二。

深化综合治理

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宁波全方位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全领域加大监督执法检查力度,持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管理专项整治,工程质量责任制“三项制度”覆盖率实现100%,竣工工程质量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到100%。建立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工作机制,全市建成47家省级产品质量安全伤害信息监测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进一步降低。

宁波全链条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解决机制,行政裁决“简案快办”推动整体办案周期压缩30%。聚焦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企业,使商业秘密保护基地建设量和服务能力实现新跨越。全过程优化质量数字治理,加快应用“浙江质量在线”,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智慧化质量综合监管,数字赋能效应得到持续释放。

下一步,宁波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创新发展,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更多的“宁波智慧”“宁波经验”“宁波样板”。包括打造“质优”发展新格局,高标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进全领域质量提升,建立健全质量发展共建共治体系,争创建设质量强国先行市;形成“一站式”赋能新优势,依托宁波高新区国家级“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和“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宁波园区”平台,探索建设“一核辐射、多心牵引、全面布局”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产业(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赋能;助力集群化品牌创造再提升,探索建立多部门品牌“共育共认共用”联动机制;持续优化“千企创牌”培育库,壮大宁波品牌集群,推动浙江省政府质量奖、中国质量奖评选实现新突破。

新闻链接

自宁波成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质量引领、内涵发展,全面建设“质优宁波”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新优势。早在2010年,宁波市就成立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质量发展,并于2013年成功创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于2014年作出全力打造“质优宁波”的战略部署。2018年,宁波市人民政府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021年,宁波舟山港集团成为浙江省首个成功获得浙江省首个“中国质量奖”的单位;2022年,宁波首次入围国务院“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表彰名单,高分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3年,宁波在全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排名第二,同时连续9年在省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获得A级。

9月是全国“质量月”。宁波以“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三个一号工程”,主要围绕“开展质量主题宣传,营造崇尚质量氛围”“实施‘质优宁波’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增强质量服务效能”“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共建良好消费环境”“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推广先进管理办法”5个方面,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着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不断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高标准和更多标志性成果推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其间,宁波共安排相关活动近120项,包括开展新一轮“质优宁波”建设、首届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法定检验商品以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和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品风险监测等,并举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进社区、企业质量标杆经验交流与推广、职工技能竞赛等活动。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集美家居中秋国庆优惠活动

  • 岚图以卓越品质为用户创造价值

  • 靠数据让“一粒良种”变成“一碗好饭 ...

  • 砥砺前行 再创“徽”煌——安徽省特 ...

  • 聚焦质量 绽放芳华——安徽省产品质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