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 辉 张文礼 岳 倩)作为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9月22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中国质量报刊社承办的全国“质量月”活动(安徽专场)“质量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话会在合肥举办。会上颁发了第六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发布了《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合肥)倡议》。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单向前出席会议并为第六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颁奖,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罗光勇宣读第六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表彰通报。安徽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李宣庆致辞。
中国质量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李刚,安徽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丁祖权主持对话会。中国质量报刊社总编辑刘忠学出席活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以及安徽省直有关部门、各地政府、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企业、高校、机构等代表参会。
韩永生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着力构建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质量成色更足、质量底色更浓。安徽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高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大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推动安徽质量事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步。
李宣庆在致辞时表示,希望安徽省各行各业深入学习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各项任务要求,深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改革,建设高效权威的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优化标准治理结构,提升质量认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探索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相关嘉宾围绕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下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作主旨演讲,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在题为“标准制度型开放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加快推动中国先进标准走向国际,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解决方案。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原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卓慧在题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中,系统梳理质量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功能,就质量基础设施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围绕计量如何助力制造业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以及计量与质量提升的关系作主旨演讲。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陶思腾(Thorsten Keiter)基于TüV在国际及中国市场的发展实践,分享了质量基础设施如何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会上,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副总裁马迪亚斯(MARCOS MATHIAS),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赵志伟,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质量总监尹慧琼结合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就质量基础设施领域前沿理念、先进技术、创新成果、行业标准发展等进行分享交流。国际标准化杰出贡献奖基金会秘书长徐姗姗与中国计量大学北京研究院院长杨泽世,山东大学质量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德成,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研究员、副主任肖海清,ULSE标准开发机构中国区经理张斯光,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燕龙展开专家对话,基于业界关注的重点热点、质量提升的难点堵点等,共同为制造业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