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广东阳江制止餐饮浪费“持久战”初见实效

2023-11-13 10:14: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自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东省阳江市市场监管系统结合巩卫创文、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等重点工作,以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取得了积极进展。

组织保障再强化

扎实推进专项行动

将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纳入2023年市场监管工作重点内容和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第一时间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和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并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实体化运行,统筹推进全市制止餐饮浪费专项工作。

工作举措再创新

压紧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1.以签订承诺书为约束 强化行业自省自律

与餐饮服务单位签订《广东省餐饮服务单位制止餐饮浪费自我承诺书》860余份,加大对餐饮浪费行为的规范,强化餐饮服务单位行业自律。联合市商务局发出《关于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和文明餐桌活动倡议书》,共同推进餐饮行业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指导督促阳东区餐饮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行业管理作用,发布《关于持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和文明餐桌活动倡议书》,积极推动引导餐饮行业在日常经营中自觉落实各项制止餐饮浪费措施。

2.以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强化监管整治

先后印发《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餐饮服务环节制止餐饮浪费有关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加强餐饮环节浪费行为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制止餐饮浪费与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等工作相结合,把餐饮服务经营者落实制止餐饮浪费的情况作为日常监督的必检项目,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是否采取防止食品浪费的相关措施,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全链条节约管理,推动餐饮浪费现象明显减少。目前已将全市9125家餐饮服务经营者纳入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并督促开展自查自纠,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11375家次,发现问题餐饮服务经营者192家次,均已落实整改。

同时,在全市范围开展10期“你点我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现场参与,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共计50万余人次“云上”监督执法。应用“食安快线”APP对全市餐饮从业人员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培训考试,已考核重点单位204家,培训考核重点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共计709人。

联合教育、人社组成联合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形式随机抽取全市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状况以及食品原料控制情况、反餐饮浪费知识宣传教育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落实制止餐饮浪费措施。

3.以执法稽查为抓手 严查违法行为

印发执法稽查工作方案和执法稽查工作指引,推行反餐饮浪费“简案快办”执法模式,全面推行简易程序执法,做到迅速纠正、迅速责改、迅速处罚;实现日常监管和执法办案高效衔接,对转交线索,坚持快核快查、快处快结、快速反馈,形成良性互动。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144家餐饮服务单位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公布典型案例14件。

4.以网络平台监管为引领 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召开外卖平台防范食品浪费行政指导会,向企业解读相关政策法规,督促外卖餐饮平台企业落实信息公示义务、反食品浪费主体责任,截至目前,美团和饿了么外卖平台主页设有反食品浪费的提示,有2500户入驻商家在店主页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宣传语,25000份外卖产品在其店家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的分量、规格和建议人数。

氛围营造再浓厚

强化宣传引导社会共治 

多策并施,同步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管理规定。在校园、社区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主题宣传,号召学生、居民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文明健康好习惯。在就餐场所广泛张贴海报、摆放提示桌牌,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进社区、饭店、外卖平台、学校等重点区域通过派发宣传资料、“一对一”讲解等方式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信息网等新媒体平台、LED屏、宣传栏、报刊等方式全方位宣传,扩大制止餐饮浪费宣传覆盖面,推动在全社会树立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文明新风尚。据统计,共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宣传视频观看人数43万余人。

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继续加大检查力度,坚持规范引领与监管处罚并重,曝光典型案例,发挥震慑作用,推动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供稿:广东省阳江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专项检查“生鲜 ...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芦南村村民抢抓农 ...

  • 2023年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

  • 重庆市梁平区大力推进道路交通建助力 ...

  • 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在浙江乌镇正式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