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突破 面上覆盖 质上提升
安徽绩溪立足区域特色打造质量强县
□ 何 斌 本报记者 李 辉
安徽省绩溪县委、县政府坚持高要求推进、高标准落实,把创建质量强县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相关重点工作,加强统筹谋划。该县连续3年将质量强县创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全县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绩溪县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县实施方案》,将质量工作纳入重点调度指标。
绩溪县将质量发展纳入县委、县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县委党校学习计划,举办质量主题专题培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质量教育;广泛开展“四上”企业首席质量官、标准化建设、小微企业管理体系认证、文旅行业质量评定等各类质量主题培训,进一步树牢企业人员质量意识,鼓励企业学好质量知识,践行质量精神,形成共建共享合力;选树一、二、三产标杆企业,定期组织质量提升标杆示范企业现场观摩及经验宣讲交流活动,充分发挥质量标杆引领作用,积极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经验,以标准化管理模式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质量主题活动,全面提升群众质量意识。
绩溪县深入开展提质强企行动,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现代化。该县鼓励企业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引导小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全面纳入质量管理绩效管理体系;注重发挥全县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协助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进行技术改造,构建针对企业内部质量问题研判、质量危机管控、关键环节质量监控、质量安全检测义务、明确主体责任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
绩溪县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线下窗口办理与线上咨询服务双轨运行,形成“政府上菜、企业点餐”,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有机融合知识产权、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等质量基础设施资源,面向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推动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提升,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质量强县,标准引领。绩溪县围绕高端金属新材料和食品医卫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推进全域标准化发展,鼓励、引导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共计33项,完成国家级绿茶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质效,积极兑现质量发展奖励政策。
绩溪县充分发挥“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品牌优势,充分挖掘、运用、发扬徽菜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徽菜美食产业,助力绩溪徽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乡一品”示范乡镇,助力“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去年,绩溪县徽菜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3.5亿元,销往长三角徽菜达10亿元以上。该县制定20项徽菜团体标准,形成“绩溪徽菜馆”“绩品”公共品牌,开发推广“十乡百碗”等经典菜品137道,绩溪水馅包等7道菜肴入选首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特色美食;定期举办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岭南油菜花节、岭北安苗节,推广绩溪美食旅游特色线路,不断提升旅游景点沿线农家乐、民宿的品质。
据悉,绩溪县将对标质量强县创建要求,坚持点上突破、面上覆盖,把质量强县工作落实落细,全面提升质量工作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势赋能。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