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诊断促对标达标
湖北当阳扎实推进玻璃产业链质量提升
□ 李培造 本报记者 张 华
为高标准推进玻璃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实施,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日前,湖北省当阳市市场监管局举办玻璃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推进及培训工作会,全市玻璃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等参加推进会。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是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当阳市矿藏资源丰富,玻璃用砂岩探明储量2048万吨,占湖北省探明储量的60%;高岭土探明储量392.8万吨,占湖北省探明储量的40%。目前,当阳有规模较大的玻璃企业10多家,年产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玻璃产业已成为当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促进当阳玻璃产业转型发展,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今年将当阳玻璃产业链纳入省级质量提升示范项目。我们将全过程精心组织、高标准抓好各项工作,力争获评优秀项目。”当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袁明说。
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中实验室运营总监、项目负责人陈远新介绍,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服务支撑单位,华中实验室配合当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成立了包括玻璃行业资深专家参与的项目工作组,形成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发现当阳玻璃产业链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普通浮法玻璃产业比重较大,新型玻璃产业比重较小,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建设滞后,缺乏知名品牌和有影响力的产品等。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邀请了国家建材规划设计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郝梅平,秦皇岛玻璃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梁中生,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玻璃部部长林志强和湖北省玻璃协会秘书长滕键等行业专家,通过开展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交流、数据统计与分析等,精准分析企业痛点难点,为企业提供有效建议40个、解决问题40个,为5家重点企业定制质量发展建议书,并对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材”)、宜昌晶美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晶美”)等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诊断服务,精准解决企业质量问题。
在三峡新材,项目组建议其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争创长江质量奖和湖北精品,重视产业链整体质量提升,积极参与湖北省玻璃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牵头制定一批团体标准,采用先进标准和技术,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效水平的提高等。在宜昌晶美,项目组针对其次品率高的问题,现场对生产工艺和原材料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改进设备现状,提高设备精准性,加强产品质量检测监控,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等建议。
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产业链的逐渐完善,现行通用标准已无法满足当阳玻璃企业质量提升需求。为指导企业选择先进适用的标准组织生产,有效提高玻璃产品质量,提升品牌竞争力,项目组积极开展对标达标工作,协同湖北省玻璃协会筹备建立湖北省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过深入研究玻璃自爆率、平板玻璃平整度等特性,结合实际组织当阳玻璃行业骨干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浮法玻璃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试方法》。
此外,项目组还对当阳9家玻璃生产企业的产品和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对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对7家重点高耗能企业进行能效测试和能源诊断,提出了节能减排措施,并对湖北省重点排放企业三峡新材进行了碳监测、碳核查和碳排放报告以及碳足迹相关标准方面的培训。
质量提升项目的实施,为当阳玻璃生产企业在环境保护、提高能效、提升品牌价值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创造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