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3年,贵州省黔南州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三字诀”打造农村食品示范店,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经营行为,持续巩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成果。
“摸”底数。组织各村食品安全信息员对农村食品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完善信息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紧盯近1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和重大违法行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未引发重大舆情事件的经营主体进行动员,通过上门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店经验讲授、培训帮扶,引导经营主体对照进行示范申报。目前已建立3526户农村食品经营主体台账。
“压”责任。采取集中培训和以查代训的模式,指导农村食品安全经营主体建立并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报告机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证照、食品管理制度等信息,重点督促经营主体开展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配齐设施设备、保持加工卫生,通过初评、整改、再核查再评估等程序确定示范店。全州严格按标准最终评出1206户农村食品示范店。
“排”风险。加强事后监管,将示范点全部注册进入“贵州省食品质量追溯系统”,明确风险分级,实现食品安全全程电子化监管,同时健全复核和退出机制,通过日常监管、监督抽查、“随机查餐厅”等方式,将发现问题录入监管系统,严格督促示范点整改食品与非食品混放、制度缺失、保健品无提示语等问题,确保整改后达到规范化标准。目前已对排查的537条风险隐患督促整改完毕。(王大锋 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