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源头关”“质量关”“闭环关”
重庆切实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 本报记者 谢 旺
如今,重庆市各个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心中都有一部最佳“影片”,那是关于某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甲总的故事:从收到《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后不解政策要求的烦心,到蒙混过关导致经济损失的痛心,再到感受落实主体责任带来发展红利的开心。
这是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创编的工作示范片阐释的内容。在食品生产环节,围绕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核心要求和关键环节,推行实施“4567”工作机制,即推进责任落实“四规范”、实行守法生产“五告知”、实施风险防控“六提示”、推动主体信息“七公开”,首创首推风险明白卡(目前已设立1.8万余张),实现“两降一升”即检查发现问题、抽检不合格企业家数分别同比下降24.9%、38.5%,全市食品生产产值延续正向增长趋势。在食品经营环节,依托“重庆市阳光食品App”,建立食品连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动态管理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110家连锁食品超市入驻“重庆市阳光食品App”,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共1740人。在餐饮环节,已有超12万家餐饮单位注册并使用“重庆阳光食品”App,将“日周月”检查任务责任化、清单化、项目化。
一年来,重庆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重庆市食药安办”)紧紧围绕国务院食安办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的相关要求,以提升包保数据质量、督导工作实效和强化问题闭环管理为抓手,统筹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各项工作。
坚持务求实效,严把数据“源头关”。重庆市食药安办定期将新增包保主体数据下发,开展全覆盖摸底。合理探索将包保干部扩大到“四大家”领导、镇街中层干部等。工作专班分批次对42个区县上报数据预先校验,全市数据综合校验通过率超过99%。建立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数据动态管理工作制度。
强化工作落实,严把督导“质量关”。重庆市食药安办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相关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对区县分管负责人开展专题授课;组织区县、镇街两级食药安办常态化开展培训,目前已开展专题培训1800余场次,覆盖11.8万余人次;制作包保干部督导教学视频,助力督导能力和水平提升。区县、镇街两级食药安办及时互通包保主体信息,建立监管干部结对帮带“1+N”工作机制。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引领带动,探索“进一家门、办多项事”的“包保+”工作模式。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纳入平安重庆建设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半年专项督查,开展全覆盖督查。重庆市食药安办对包保干部履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指导武隆区建立“市场监管+纪委监委+检察院”督查督办联动机制。
加大执法力度,严把问题“闭环关”。重庆市食药安办探索闭环管理新路径,在江北区建立“预警-督导-通报-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对全区1.5万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6大类29个食品安全重点风险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每日将风险预警信息定向推送至包保干部;在万盛经开区实行“包保干部吹哨、管理平台分流、监管干部报到”模式。明确督导问题立查立改和立案调查常见情形分类处置标准。联合9部门开展为期6个月的重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强化执法指导,自去年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开展以来,由包保干部发现通报案源并立案查处的案件有146件,对33家企业作出处罚。同时加强行刑衔接,有关案件依法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中国质量报》【食安重庆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