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互认 协同发展
——湖南构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标准体系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周 丽 本报记者 王融国
为强化长株潭区域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构建长株潭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标准化合作推进会议(以下简称“推进会”)于近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市场监管局在湖南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就建立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标准化协作机制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推进区域内标准化工作,为长株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撑。
推进会上,长株潭三市成立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标准化合作协调组,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营造有利于三方合作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合作提供政策保障,协同推进区域标准化重大改革创新,研究制定区域标准化政策文件,协调解决区域标准化重大问题。
长株潭三市共同签署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标准化合作备忘录》明确,将围绕长株潭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城乡统筹、政务服务、社会民生等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标准化项目的研究,联合制定统一的区域性地方标准,三市已发布的以及后续发布的地方标准在共性领域方面实现互认、采信。由90名专家组成的共享标准化专家库将开展互派互挂活动,以提高市级地方标准制修订质量,实现标准化合作的互惠共赢。同时,三市将推动相关行业领域企业“领跑者”行动,带动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区全行业标准的制定,使三市的标准质量水平在3年内显著提升。
近年来,长株潭三市从交通一体化建设,到签订重大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再到开展一体化知识产权协作,一体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协同趋势不断加强。然而,三市优势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基于厚实的产业基础,工业标准是株洲的优势,轨道交通创新中心汇聚了长株潭20多家轨道交通领域的龙头企业,但服务业和社会事业标准是株洲的短板。”株洲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负责人认为,在产业协同领域,产业环节动辄涉及上万企业,企业布局往往横跨诸多区域,必须在技术上使生产活动保持高度协调一致。除了要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打头阵”,也需要地方标准作重要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一体化,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必备选项,对于提升管理效率、扩大产业市场、促进高质量发展起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以湖南省(国际)通航博览会为例,这是湖南省打造通航产业,擦亮产业高地“名片”的窗口。此类活动会场经常涉及到长株潭三市,尤其会展服务、酒店服务等细节,考验着展会的水平和质量,需要更多的协同智慧——以共享或互认的标准作为支撑。无论是在省会长沙还是在非省会城市,如果参会者得到的基础性服务都能保持统一高水准,再适当添加地域特色元素,就达到了“求同存异”的效果,利于做强通航博览会、扩大区域整体影响力。
长沙地方标准《质量诊断准则》是推进会首次确认的9个互认的市级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之一。该标准起草人,湖南省工信厅中小企业质量发展研究室高级顾问、湖南省首席质量专家郑长征介绍,经过3年多的实践,质量诊断对束缚质量提升的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进行了靶向施策,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长期困扰企业质量提升的共性问题,已成为助力企业发展、服务产业链建设的重要抓手。标准互认以标准促进高水平互通,将进一步降低区域发展壁垒,营造更加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提升三地的标准化发展水平,还能避免或减少标准追赶所带来的资源损失,降低无用投入,促进三地一体化发展,带动重点产业、产品、技术和人才的迅速发展,助力长株潭经济圈建设。
据了解,目前区域竞争发展已进入以城市(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等)为主要载体的“极化”阶段,这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也是大势所趋。长株潭三市以标准互认、人才共享,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区域提供标准化引领和服务,推动区域产业链要素资源共享共用、优化配置,为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