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发挥职能作用打好“组合拳”
美丽乡村 放心消费
□ 孙建新 郭亚丽
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市长兴县是全国首批100个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以打造“富美长兴”为目标,积极探索美丽乡村放心消费创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锚定目标 绘制放心消费创建蓝图
2021年,长兴县是“一地六县”(“一地”指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六县”指江苏宜兴市、溧阳市,浙江长兴县、安吉县,安徽广德市、郎溪县)共同创建“满意消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行动成员之一,该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其他5县(市)市场监管部门,与中国计量大学共同制定了全国首个区域性放心消费创建地方工作标准——“一地六县”地方工作规范《美丽乡村放心消费体系建设与管理规范》,内容涵盖了“一地六县”美丽乡村放心消费体系建设与管理的组织建设、场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经营与服务管理、投诉与监督管理等11个方面,构建了美丽乡村放心消费体系建设闭环模式,为基层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
六县(市)市场监管局以该标准为引领,联合印发《“一地六县”共同开展“美丽乡村放心消费”行动实施方案》,将放心消费创建从城镇延伸至人口集中的特色乡村,统筹谋划,下好美丽乡村“一盘棋”,鼓励引导乡村民宿、农家乐、农村小作坊、农村土特产店等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放心消费”行动。
截至2023年底,长兴县共培育创建美丽乡村放心消费单位658家,创建浙江省首批放心消费创建示范村3个,评选出长三角“一地六县”美丽乡村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6家,形成了一批美丽乡村放心消费创建示范标杆。
因地制宜 融合地方特色促进发展
近年来,长兴县以乡村民宿、农家乐、食品小作坊、农副产品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放心乡村旅游”等特色创建。在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水口乡,积极开展乡村民宿服务认证工作,解决消费者预订民宿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赋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以“十里银杏长廊”著称的小浦镇,打造集观光、民俗体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八都岕银杏品牌,带动当地农村地摊、市场、企业的发展,仅此一项,2023年该镇村民人均年收入就达5万元;在和平镇,不断丰富“放心消费在浙江”内涵,推广线下7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和在线消费纠纷化解机制,持续开展“放心农产品”“放心乡村旅游”等创建活动;在吕山乡,把依法经营、明码标价、质价相符等承诺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乡镇、行政村消费维权联络站建设,推进“村村小店放心买”。
长兴县市场监管局通过放心消费创建“组合拳”,“一村一美景,一村一品牌”,以点带面层层推进,不断彰显地方特色,充分发挥放心消费创建对乡村基础环境、文化环境、诚信环境建设的促进作用。2023年,全县共有37家涉农的旅游商品、地方特产等企业作为代表参加湖州市第四届“好伴手礼”评选活动,其中以长兴八都岕乌梅、银杏产品、吕山雪藕等为代表的8种涉农特色食品参加长三角伴手礼评选,打造“长兴特色”名片。
聚焦重点 优化美丽乡村消费环境
长兴县市场监管局聚焦农村消费行业重点,多措并举优化乡村消费环境。全县165家食品小作坊全部完成改造升级,12家食品小作坊被评为“名特优小作坊”,16家食品小作坊被评为“阳光小作坊”。
针对农村厨师管理不规范的现状,2023年12月,该局牵头成立了长兴县乡村厨师协会,定期组织会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及各类规范标准的应用培训,保障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累计建成农村家宴放心厨房88家,覆盖全县16个乡镇街道。
此外,针对农村年龄偏大的消费者存在风险防控意识不足、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该局积极开展“放心消费”进村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农村消费陷阱辨别与预防”等知识讲座,用真实案例向村民讲解乡村常见的消费陷阱以及预防维权方法,并充分发挥乡村消费维权联络站的功能,及时解决各类消费纠纷,力促乡村消费向着更加放心、舒心、安心的方向发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