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分忧 纾困解难
重庆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3个工作方法让“百千万”机制落地见效
□ 李 丹 本报记者 谢 旺
“江北区市场监管局热情服务为企分忧,高效指导纾困解难,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让企业切身感受到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耐心,热忱的服务态度和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对于重庆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回应企业诉求的一系列举措,重庆国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检测”)有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原来,2023年5月,国信检测位于江北区海尔路的临时建筑设备间因疑似违法建筑,被纳入江北区“两江四岸”核心区整治范围,面临拆除。2021年,国信检测已向开发商购买标准厂房,但迟至2022年12月,开发商仍未如期交付使用。若临时设备间被拆除,该公司核心业务将陷入停滞,势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会因停工停产有倒闭风险。江北区市场监管局知情后充分调研,制定了企业专属服务方案。该局牵头联合相关街道、部门及时召开协调会,对国信检测的诉求进行专题研究论证。该局有关负责人多次主动和相关部门沟通,为帮助企业延期拆除临时建筑设备多头用力,最终为企业争取到延期一年拆除的政策。这项工作帮助国信检测解除燃眉之急,避免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如今,该企业正积极寻找新经营场地尽快搬迁。
近日,这一优秀实践案例获评“江北区2023年‘百千万’联系服务经营主体十佳实践案例”。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最有发言权。长期以来,江北区市场监管局全力以赴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用过硬的服务意识、勇于奉献的服务精神,通过3个有效工作方法,以“百千万”联系服务经营主体全覆盖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江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力以赴抓服务,多方联动聚合力。江北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亲清“百千万”专员联系服务工作体系作用,始终聚焦经营主体需求和人民群众关切,系统推进、协同发力。该局指派专人专员形成服务专班,由一名分管领导对口联系,一名业务骨干作为服务专员,形成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服务专员具体抓落实的联系服务机制。专班定期与企业沟通联系,多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聚焦政策落地的“堵点”、企业发展的“痛点”,倾听企业发展诉求,针对性协调相关部门,专业人员“面对面”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形成及时沟通互动的服务新格局,全力为企业提供便捷优质、高效公平的服务,让企业用地、用能、用工、融资等各类“急难愁盼”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高位统筹建机制,助企纾困添动力。该局制定助力市场纾困解难等政策措施文件,围绕便利主体登记、简化许可流程、落实降费政策、延长办理期限、推动提质增效、创新监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7个方面,推出23条措施。如:简化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变更流程,机构可自行修改资质认定系统人员信息,让企业少跑路;提供知识产权便利化咨询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机制,企业可通过“江北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线上微信小程序,查询知识产权相关信息……这些举措为企业带去实实在在的便利,切实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
坚定不移促发展,主动引领提效力。该局对口联系有关负责人充分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作风,通过主动服务、系统服务、高标准服务,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市场监管部门全天候、全方位、全周期的“贴身服务”。对企业经营、业务拓展等方面积极思考、主动谋划,定期带队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邀请专家对企业业务工作进行帮扶指导、培训,走访调研90余次。通过对企业诉求进行收集、分析、汇总,对惠企政策、招聘活动、劳务信息等进行分类、梳理、整合,结合联系企业的“画像”进行点对点推送,聚焦政策理解难点,做好惠企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等工作,帮助企业熟政策、知形势、提信心、纾困难,推动区域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