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管局着力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加速专利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下起金融“及时雨”,为企业发展带来“真金白银”。
以5件商标为质押物获得9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瓶颈”,去年,安徽铭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尝到知识产权质押带来的“甜头”。“在发展的紧要关头,贵池区市场监管局不仅及时为我们‘解了渴’,还提供了全程跟踪服务,申报之后也很顺利,不到1个月,贷款就到账了。”该公司副总经理赵骏感慨地说。
在这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车间内,两条总产能80万立方米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全速运作。这里所生产出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ALC板材)因其“绿色环保”的特性深受市场青睐,订单量持续增长,需要增加原材料的采购和储备,种种生产和经营压力让企业急需资金支持,但缺少抵押物、申请周期长、融资成本高一度成为该企业融资路上的“绊脚石”。得益于知识产权快速变现,该企业实现了商标“由纸变钱”,不仅如逢“及时雨”般尝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甜头”,还拥有了深耕新材料市场的十足底气,对企业的前景也更有了“盼头”。
享受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所带来“甜头”的还有池州市九华明坤铝业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流动资金短缺这一最大难题,还减轻了不少还款压力,这让我们民营企业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加轻松了。”池州市九华明坤铝业负责人王东明感慨道。他的轻松感源自“专利”变“红利”,去年4月,该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贷款1000万元,它的背后,是5项专利的坚实支撑。近年来,该企业逐一克服了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困难,阔步走上转型发展之路,在这背后,少不了该企业在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深耕,目前,该企业共拥有有效专利196个。望着一本本专利授权证书,王东明说:“这每一张纸都是沉甸甸的‘真金白银’啊!”
随着知识产权价值的加速释放,“知产”变资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速度快、成本低、流程简等优势让贵池区不少企业都将其作为了首选的融资新渠道,一个个“闲知产”摇身一变成了“金疙瘩”。2023年,贵池区市场监管局办理商标质押贷款15件共计1.19亿元;专利质押贷款28件共计4.6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贵池区市场监管局便推动区政府出台了《贵池区知识产权奖励办法》,为激活知识产权创造的“源头活水”给予了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鼓励企业利用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并享受一定的政策贴息补助。贵池区市场监管局则致力于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聚焦全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科技型企业等重点创新主体,加大质押融资政策宣传和融资产品推介力度,搭建起常态化的政、银、企对接平台,并全程跟踪帮助有需要的企业完成质押融资程序,以“真金白银”为企业“输血补气”。
知识产权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刚需”,直接决定了贵池向高而攀、向远而行的速度与激情。近年来,贵池区市场监管局按下了知识产权强区的“快进键”,积极垒筑知识产权高地。随着专利保护进入“快速通道”,“知产”转化实现落地生金,知识产权已然成为了激励创新的“催化剂”。2023年,该区新增商标申请2064件、同比增长81%;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46件、有效发明专利546件,同比增长20.6%和24.9%;新增PCT专利申请10件,同比增长40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24件,同比增长55.44%。眼下,一批具有显著创新点、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的专利技术正在加速转化为生产力,为贵池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方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