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理论研究>>

创新监管机制 建设“诚信兰山”

2024-04-22 14:10:45 中国质量报

□ 刘 波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不断健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提高监管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兰山区信用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成效显著,先后承担省级、市级直播带货信用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社会共治等试点任务,其中直播电商信用监管改革试点经验做法荣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华通讯社举办的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一、在信用培育上聚力,夯实企业信用基础

一是推进年报便利化改革,企业年报渠道更通畅。兰山区积极贯彻落实“多报合一”改革,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对接,实现数据双向共享。强化部门联动,发挥商务、税务、农业、生态环境等行业主管部门力量,督促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经营主体精准年报。强化社会共治。加强与村(居)网格员,行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招商引资单位、工业园区等第三方机构的沟通协作,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年报工作。近年来,全区累计发送年报提醒类短信72万余条,拨打提醒电话33万余个,制作宣传材料15万余份,全区14万户企业,年报率连续3年达到95%,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夯实企业信用基础。

二是落实信用赋能措施,企业信用修复更包容。兰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信用提升行动和信用赋能服务经营主体发展的若干措施,推行首违不罚,对首次未年报的经营主体,3个月内补报年报的,不予处罚。全区已累计受理符合“首违不罚”条件的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业务8521件,减免各类经营主体罚款约114万。支持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累计受理符合条件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业务12笔。进一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缩短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

三是强化严违名单管理,诚信经营氛围更浓厚。兰山区多渠道摸排线索,精准定性依法处置。以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等监管执法工作为契机,全区共排查案件线索352条,依法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1件,通过区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曝光,形成对违法失信行为的有力震慑。同时,将严重违法失信人员信息函告行政审批部门,提请行政审批部门在审查行政许可、资质、资格等时,把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严重违法失信经营主体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二、在精准监管上着力,推动信用监管效能提升

一是全方位综合覆盖。部门全覆盖,根据三定方案和权责清单,27个具有监管职能的区级部门全部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清单全覆盖,各部门规范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清单295项,其中25个部门参与部门联合抽查,联合抽查事项清单99项。各部门制定完善配套的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工作指引,确保抽查规范运行。“三库”全覆盖,检查对象入库47万,监管执法人员入库1300余名,同时建立了专家学者和第三方机构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二是高精准差异监管。推进各级关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制定“通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标准和措施。强化信用风险信息归集,累计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投诉举报、舆情等涉企风险信息103万条。对全区14万户企业,按照信用风险等级由低到高自动分为ABCD四类,分类结果每月动态更新。全面实施差异监管,2023年,对企业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部应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D类企业抽查覆盖率100%,问题发现率明显提升,有效节约了政府行政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

三是常态化统筹推进。部门联合和部门内部抽查计划实现对抽查事项清单的100%覆盖。2023年,兰山区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落实,全年均匀分布抽查任务。通过监管平台完成省、市发起及自主发起任务193个,抽查各类主体6065户次。其中部门联合抽查任务105个,抽查各类主体2076户次,部门联合抽查占比超过54%,最大限度“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减少了多头重复检查。

三、在创新模式上用力,探索新业态监管有效路径

一是加强数据分析,夯实基础精准监管。梳理基础数据,根据经营场所、经营状态等对直播相关经营主体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基础数据库。深挖网络数据,开发“兰信慧眼”直播电商信用监管平台,深挖区域直播数据,获取更加详尽的直播带货经营主体、直播间和直播店铺数据。将基础数据和网络数据比对去重、互相补充完善,共确认直播经营主体1.69万户、直播店铺1.22万个、直播间0.58万个,建成全方位、多维度、高质量的直播带货监管数据库,为实施信用监管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实施信用赋能,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倡导直播园区和直播经营主体签署包含承诺守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等内容的《信用承诺书》。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运用直播电商信用监管平台风险分类模块,将1.69万直播相关经营主体按信用风险分为ABCD四类并实行动态调整。根据信用风险等级定向进行差异化在线监测,利用直播语音流转译、图像文本识别等手段,初步实现直播带货监管从现场监管向动态在线监测的转变。强化信用激励,评选5个直播园区为“信用园区”,3家直播间获评临沂市“绿色直播间”称号。指导直播园区开展“星级直播间”评定,实施“挂牌直播”。强化标准引领,制定发布《绿色直播间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直播电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分级规范(团体标准)》和直播电商营销行为合规指引、责任清单等系列规范性制度,以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引领直播电商合规经营。

三是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优化直播电商营商环境。落实包容审慎监管,针对在线监测、投诉举报、抽查检查等发现的问题,分析不同违法倾向、违法阶段和违法程度,试点实施柔性监管。推行消费投诉在线调解,在直播园区设立消费投诉站点,推出“有诉即应、多方响应”调处机制,推广在线调解。推行商品质量驻场监管,在直播园区设立“商品质量快速检验站”,实行统一的质量抽检、投诉举报处理和不合格产品召回,实现园区内闭环。推广“信用标签”管理,在发货快递包装上张贴监督举报电话和投诉平台二维码,提升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临沂商品美誉度。2023年,兰山区新增直播产业园6处,总量达到23处,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461亿元,同比增长33.5%;受理直播电商类投诉举报1266件,同比下降17.5%。

 (作者为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委副书记、区长)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 ...

  • 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免费鉴 ...

  • 江西省南城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加油 ...

  • 跟着小哥送快递——《快递市场管理办 ...

  • 湖南省资兴经济开发区江北工业园孵化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