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头阵 当尖兵 挑大梁
——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宁波监督站工程质量监督组护航工程建设质量纪实
□ 刘甜甜
在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滩涂边,中国石化集团镇海炼化1100万吨/年炼油和高端合成新材料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有一群人始终坚持“严细实”作风,忠诚守护项目建设质量,他们便是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宁波监督站工程质量监督组(以下简称“监督组”)的监督工程师们。近日,监督组被授予“中国石化2023年度工程建设优秀管理集体”称号。
凝聚合力 动态监管
“邓工,我们项目的工程桩在检测时发现有偏桩情况。”发现问题后,催化裂化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孙文学赶紧向监督组副组长邓琳玮报告。邓琳玮马上组织问题分析会,“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剖析各方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及后续解决方案。
孙文学报告的情况正是监督组编制的“质量负面清单”中的问题之一。这张清单中详细列明了应报告的12类42项重要质量问题,鼓励参建单位积极参与质量监管、主动暴露问题,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清单制实施以来,监督组累计收到问题反馈69项,有效减少了共性问题的发生。
聚焦不同施工阶段各专业出现的突出质量问题,监督组创新监管方法,实施“每月三重点”动态监管机制。各专业监督工程师根据项目实际和日常巡监情况,总结确定三大质量风险点作为当月检查重点,月底评估控制情况,做到质量风险心中有数、工程质量整体可控,也进一步提高了监督工程师的业务能力。
智能监督 联合监管
监督组在扎实完成传统监督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智能监督建设,实现工作创新和转型发展,充分利用宁波监督站在镇海基地项目管道预制场、施工现场等设置的155路监控设备、无人机、移动单兵等开展“远程监督+现场监督”。
“即便是梅雨季节,监督组也能通过监控开展监管工作,及时避免了安全风险。”监督组组长林普润说道。
“让人少跑、让数据多跑”。这句话说的就是宁波监督站牵头开发的工程质量监管系统和管道施工管理系统。监督组积极应用这两个数字化平台,让参建单位和质量监管机构在同一平台协同办理业务,共享基础数据,业务审批时间由5~7天缩短到1~2天。同时,监督组不断总结应用经验,帮助解决问题并提出新增功能意向,不断推动系统升级完善,努力打造中石化工程质量建设信息化亮丽名片。
竭诚服务 靠前监管
面对项目体量大、节奏快、时间紧等难题,监督组的监督工程师直接将办公场所前移至现场,在强化动态管控的同时,提高了监管效率。“在电话里10分钟都解释不清的问题,在现场面对面交流只需要3分钟。”电气专业监督工程师专家谢双节说。监督组扎根现场、靠前沟通,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解决疑难问题,切实为参建单位做好服务。
此外,为满足参建各方及时掌控质量和进度的迫切需要,监督组坚持当日完成停监点的报验核查,以实际行动践行“随时报监,随时确认”的承诺,与参建单位同频共振、同题共答。截至目前,监督组累计完成停监点验收2400余个。
围绕工程质量重难点,监督组主动“送服务”,为项目新进管理人员讲解工程质量监管系统使用、监督申报流程以及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为施工技术人员讲解管道试压包如何组批以及如何提高管道试压包审核效率等技术要点,有效提升参建单位质量管理水平。
仅4年时间,监督组已先后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中国石化集团镇海炼化120万吨/年乙烯工程、炼油老区1000万吨/年常减压工程、2021和2023年大修改造等重点工程的质量监管任务,有2人次获得中国石化劳动模范和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林普润表示,监督组将一如既往地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打头阵、当尖兵,奋力引领参建各方遵循程序走、按照标准干,为护航工程建设质量贡献力量。
《中国质量报》【工程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