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提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质效,切实防范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青海省海北州食安办依照因地制宜、减负增效等原则,采取“五优化一提升”六项措施,进一步优化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有效提升督导的高效性、问题的合理性、整改的时效性。
优化任务清单。深入基层调研,结合包保主体生产经营业态、层级分布、规模大小、风险等级等实际,建立健全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抓好常态化防控、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宣传和培训”等四方面内容的任务清单。各级包保干部照单履职、挂图作战。
优化督导频次、形式。合理确定包保督导的方式和频次,可视情况采取召开会议、视频连线、分片包保等方式开展督导,包保干部对持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备案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每年开展现场督导不少于1次,其中对风险等级较高的不少于2次,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可增加频次。当包保主体的风险等级升高或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包保干部要靠前办公、现场督导,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风险防控和应对处置工作。
优化承诺书确认。包保干部《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采取线上确认、自动备案,无需书面签订、盖章、扫描上传,无需逐级备案,包保责任清单与任务清单以信息化手段更新维护。
优化督导记录。包保干部对包保督导任务清单无需逐项记录上报,但发现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须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通报,通报方式可通过“食安督”或口头、电话、书面等方式。
优化督查考核。取消州级及以下食安办督查检查事项。对村(社区)干部协助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情况不纳入督查检查和评议考核。
提升主体归集率、问题整改率。根据国家、省有关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要求,确保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主体归集率达到95%以上,问题整改率达到100%。(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